一手抓疗效,一手抓副反应
目前临床上用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主要有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两大类。不少患者在选择抗病毒治疗药物前左右为难:是用核苷类似物呢还是用干扰素?其实两种药物各有长短:核苷类似物抑制病毒快,副反应较少,但需长期用药,停药易复发,长期用药部分患者有耐药风险;干扰素特别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大三阳患者e抗原血清转换率相对较高,少部分患者有望实现表面抗原转阴,疗程相对固定,无耐药风险,不足之处在于抑制病毒作用不如核苷类似物强,且治疗过程中会有一些副反应。
1、重视医患沟通:医生是乙肝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引路者”,治疗前,患者应向医生充分了解药物的适应指征、疗程长短、禁忌症、可能遇到的问题等。就年轻患者如何选择抗病毒药物这一问题,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唐红主任指出:对于符合抗病毒指征的年轻患者,尤其是尚有生育需要的患者,可考虑首选干扰素治疗,以期通过有限疗程实现治疗目标。但干扰素治疗并非适合每个乙肝患者,如失代偿肝硬化(有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患者)、重型肝炎、以及有其他干扰素禁忌症的患者均不能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正在妊娠的患者也不能使用干扰素,男女双方都需要在停用干扰素后半年才能怀孕。其他如控制较好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已控制的轻度抑郁症等患者,则需要在密切随访的条件下进行治疗。
2、克服困难,坚定治疗信心:干扰素
治疗乙肝过程中最常见副作用是流感样症侯群(如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和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其他可能会遇到的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皮疹、轻度脱发,体重减轻等,不过这些副作用经过专科医生的对症处理,大部分都可以有效控制,一般不会影响治疗。建议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请专科医生进行定期随访和相应的诊治,不要轻易放弃治疗机会。
3、正确认识转氨酶:治疗过程中转氨酶升高很容易引起患者误解,唐主任最近有位26岁的男性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初期他的转氨酶比治疗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升高,他很担心,以为病情加重想停止治疗。经唐主任耐心解释,患者了解到:治疗过程中转氨酶的适度升高往往提示机体免疫系统被干扰素激活,体内病毒正被免疫系统清除,经密切随访和保肝降酶等处理,只要转氨酶能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就可考虑继续治疗。该患者采纳了唐主任的建议,48周时检验报告结果显示表面抗原阴转,现仍在继续治疗中,争取出现表面抗体,实现慢性乙肝的“临床治愈”。
最后,专家提醒:患者一定要在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不要听信一些所谓的“祖传秘方”或“特效药,全部转阴”之类的虚假宣传,以免贻误治疗时机甚至使病情加重。同时,重视和正确处理药物所致的副反应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