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患者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不管大病小病,只要感冒发烧就吃抗生素。其实这种做法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因为抗生素使用以后,微生物可通过产生耐药性来保护自己。如果使用抗生素时间过长、使用的剂量不够或频繁换药,容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不但不易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更容易使危重感染的患者将来处于无药可用的境地,因此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对于感冒而言,抗生素既起不到预防作用,也不是治疗的首选。应根据感冒的病原体来选择药物。普通感冒属于病毒感染,没有什么有效药,只要多饮水,饮食清淡,注意休息,适当服用中药治疗,身体就会康复,不要轻易自行服用抗生素。如果感冒患者有头痛、高热或咳痰等症状,为慎重起见,应到正规医院检查,如不是细菌感染,就无需使用抗生素,而且发热至38.5°以上才可服用退烧药。
如果因病情确实需要服用抗生素,也应严格按照医嘱服用。抗生素一般分两类:一类是浓度依赖型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需一次给予足够剂量,才能起到较好的抗菌作用,通常每日1—2次给药;另一类是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对药物浓度在最低抑菌浓度之上维持的时间是有要求的,一日多次给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通常一日2—4次给药。患者不要擅自更换抗生素的种类,有些患者使用某种抗生素一两天,没明显好转,就迫不及待自行换用其他种类的抗生素。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通常药物起效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至少应观察3天,如3天后仍不见好转,应咨询医生。此外,也不要症状刚刚消失,就停止用药,一般抗生素应使用至症状消失或化验结果正常后3天方可停药。
抗生素不宜与含有益生菌成分的药物同时使用,否则会影响后者的疗效,因此两药应间隔2小时以上使用。服用磺胺类药物最好适当多饮水,促进其从肾脏排泄。喹诺酮类药物(如氟哌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可致儿童关节病变,因此不适宜18岁以下的儿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