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12-22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你知道滴鼻剂应该怎样用吗?小孩用滴鼻剂要注意什么吗?下面向您讲解!如何使用滴鼻剂
用滴鼻剂治疗鼻炎、鼻窦炎等疾病是治疗鼻腔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用哪种类型的滴鼻剂治疗您的鼻腔疾病以及使用滴鼻剂的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那么,如何用滴鼻剂治疗您的鼻腔疾病呢?
一、要区分滴鼻剂的种类,选择适合你的滴鼻剂
滴鼻剂的品种很多,作用也各不相同。因此,患者在选用滴鼻剂时一定要按照医嘱选用,或向药师咨询。常用的滴鼻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盐酸麻黄素滴鼻液和滴鼻净。这两种药均属于血管收缩药,都具有使鼻粘膜血管收缩,消除鼻粘膜充血肿胀,改善鼻子的通气功能,消除鼻塞的作用。此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鼻炎和鼻窦炎。若将蘸有少许盐酸麻黄素滴鼻液的药棉塞入鼻内,还有止鼻血的作用。
急性鼻炎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伤风”,它是由病毒所引起的鼻粘膜急性炎症。急性鼻窦炎也相当常见。它一般发生在感冒后,也可由牙根感染扩散、外界气压改变、外伤或跳水时污物进入鼻窦等各种原因所引发。
2.苯海拉明滴鼻液和麻黄可的松滴鼻液。这两种药均属于抗过敏药,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常有阵发性鼻痒、打喷嚏、鼻塞和流大量清水样鼻涕等症状。患者有常年发病的,也有季节性发病的。
3.抗菌素与磺胺类滴鼻液。此类药物有消炎的作用,常用的此类药物有麻黄碱新霉素滴鼻液和链霉素滴鼻液等。此类药物可用于治疗鼻塞伴有脓性鼻涕等病症。
4.复方薄荷滴鼻剂及碘甘油滴鼻剂。此类药物有扩张鼻粘膜血管、增加鼻腔分泌物、减轻鼻腔的干燥症状及恢复鼻粘膜功能的作用。此类药物可用于治疗萎缩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以鼻粘膜退行性萎缩为特征的慢性鼻病。病情严重时,患者可有鼻甲骨膜和骨质的萎缩,使鼻腔变得宽大,鼻腔分泌物减少。此病患者的鼻腔内易有黄绿色的干痂。如果有臭鼻杆菌等细菌在鼻腔内生长繁殖,便会产生一股恶臭味,而变成“臭鼻症”。
二、使用滴鼻剂的方法要得当
患者在使用滴鼻剂时,首先要将鼻腔内的分泌物擤(音醒)净。如果鼻腔内有干痂,则应先用温盐水清洗浸泡,待干痂变软取出后再滴药。
使用滴鼻剂时可用两种姿势:一种是仰卧向后垂头式,即患者在滴药时仰卧于床上,肩部垫一软枕,使头部尽量向后仰,使鼻腔低于口咽部。滴药时,滴鼻剂应距鼻孔1—2厘米。每次滴药3—4滴。让药液顺着鼻孔一侧慢慢流下,让鼻腔侧壁对药液起到缓冲作用,以免使药液直接流入咽部,让苦味难忍。滴完药后,用手指轻按几下鼻翼,使药液布满鼻腔。然后,保持滴药姿势3—5分钟,再坐起。鼻粘膜炎,喋窦炎、筛窦炎、额窦炎的患者,采用此法较好。二是侧卧侧下垂头式,即让病人侧卧,让头部偏向需要用药的鼻腔那侧,头部向肩部下垂,使头部低于肩部,然后滴药。滴药的方法同上文所述的方法相同。如果双侧鼻腔都需滴药,则在一侧鼻腔滴药5分钟后,把身体和头偏向另一侧,再滴药。上额窦炎的患者采用此种方法较好。
如果需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滴鼻剂时,使用两药的时间应间隔3分钟以上,以免降低药物的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如同时使用能使鼻粘膜血管收缩的滴鼻剂和消炎的滴鼻剂,则应先用前者,后用后者。
长期使用滴鼻剂,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因此,使用滴鼻剂一般不可超过两周。婴幼儿应尽量不用滴鼻剂,以免影响其鼻粘膜的发育。高血压患者应慎用能使鼻粘膜血管收缩的滴鼻剂,以防用药后加速血压升高。
无相关信息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