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女士是一位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不正常,病毒复制量也高,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开始了干扰素治疗。治疗开始出现过两天发烧和关节痛,但很快就挺过来了。三个月后,她的肝功能恢复正常,病毒复制量也明显下降。她高兴极了,为了坚持1年的疗程,并能少花钱,她批发了半年的干扰素,放在家里的冰箱内备用。但过了一段时间,她开始脱发,浑身没劲儿,面部浮肿,脸色发黄,但她仍然坚持治疗。她暗暗发誓,一定要与乙肝病毒斗争到底。因为乙肝把她害苦了:她丢失了工作,失去了丈夫,还感染了孩子。她幻想着治好乙肝后重新夺回她失去的一切。但她逐渐感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甚至不能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一年的治疗终于结束了。她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患了严重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白细胞减少和贫血。
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程。它要掌握一定的时机,按照病人的情况,制定一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干扰素有许多不良反应,也有可能无效。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到医院复查,发现不良反应后及时处理,疗效欠佳时,需要更改治疗方案,或者增加药物剂量,或者联合用药,也有可能改换其他抗病毒药物。像刘女士那样批发许多药物,自己在家中治疗是十分危险的。另外,尽管刘女士使用干扰素治疗有效,但出现不良反应后,是否继续用药也应权衡利弊。如果经过医生处理,不良反应缓解,则可以继续治疗;如果不良反应十分严重,以至可能造成其他更严重的疾病,则千万不要就跟乙肝病毒较劲儿,不顾自己的生命。就算把乙肝病毒抑制住了,但因其他疾病而没有了健康也一样不会有幸福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