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据统计,每年美国有70万多人因药物不良反应就医,而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让很多人对望“药”生畏,不敢吃药而耽误病情甚至危急生命。对于非专业人士一定正确认识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如何防止和减少?
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有哪些呢?
神经系统:可出现头晕、头痛等症,还会引起失眠、嗜睡等;
消化系统: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疼痛或胃部不适等;
循环系统:会出现心悸、心跳加快或减慢等。
这些症状如果比较轻微,病人能够忍受,可继续用药;如果病人难以忍受,则应立即停药,一般不用作任何处理,症状就会消失。
有些药物不良反应很严重,如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出现紫癜、便血等症,血液系统功能差的人应慎用;有些药对肝、肾功能有损伤,可引起转氨酶、肌酐水平上升,老人、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须慎用或不用。
防止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可注意以下六点:
1.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注意发现不良反应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时处理。
2.用药配伍要合理,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3.按剂量服药,不可随便增减剂量。
4.有些新药的不良反应仍不是很确定,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疗效确切的老药。
5.在家用药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定期请医师或药师指导。
6.医生开药时,有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应预先声明。如果用药期间出现异样反应,最好及时停药,告知医生。
7.不要盲目相信偏方验方,应先请医师或药师核查判断。
8.不能滥用OTC和中药,要在药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