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12-22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一个周六的早晨,隔壁的方姨来敲门,让我去她家看看她老伴王伯。原来,几天前,未来女婿给二老送来了不少韩国产的上好红参。方姨听说秋冬进朴有很大的作用,女婿的好礼送得正是时候。她赶紧弄了些给老伴服食。孰料昨晚王伯服后,整晚觉得不舒服,心跳、心慌、口干、烦躁、、肚子胀……折腾了一个晚上,到了早晨才稍稍平静一些。但刚才一测血压,心情又紧张起来,因为一向控制得非常好的血压,竟升到l70/88毫米汞柱。女婿送的高丽参是大家都说好的,正宗补药,一番好意却给王伯的健康“添乱”。我对方姨说,高丽参是一种很好的调补药材,但要使用适当,否别补益不成,反而造成危害。
好意送好礼,只有送“对”了,才是真正的好。这得从的分类、性质功效和使用方法说起。
高丽红参,送给阳虚者
人参有很多种,分类方法很多,以生长方式可分两种:山参(野生参)和园参(人工种植参),其中产于朝鲜半岛的叫高丽参(又名别直参),另外还有长白山人参、西洋参、东洋参。
高丽参按照加工工艺可分为红参、生晒参和白参。高丽红参是将园参蒸熟后晒干或烘干而成,其药性偏温热,具有补气温阳的作用。高陌生晒参足同茎经栽培六七年后采挖,去芦头,洗净晒干而成,其药性平和,以补气作用为主。高丽白参是新鲜的园参经沸水浸烫后,浸于糖汁中,然后取出晒干而成,功同生晒参,但作用较弱,
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高丽参大部分已加工为红参,呈暗红,药性偏温热,具有补气温刚的作用,通俗地说,就是能使人兴奋、温暖、精神振奋,适用于阳刚气虚(寒性体质)的人群。这类人群常有乏力、畏寒、精神委靡、四肢发冷等表现,且在寒冷的冬季,容易生新病、发旧疾,故冬季用红参来治疗,调养身体很普遍。但如果服用者非阳气虚,而是阴气虚,就会出现类似王伯的麻烦。
经过询问,我判断王伯的身体是阴虚型(热性体质),平时身体易热不怕冷,经常口干,喜欢喝凉开水。像王伯这类人。不宜服用炮制成红参的高丽参,但可适服用高丽生晒参或白参。
温阳补晶,宣白天服食
必须强调的是,高丽参无论是红参或生晒参,在食用过程中—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避免过量服食而造成。比如一开始可用2~4克,服用后观察反应,无效或效果弱行两天后适当加置;效果明显者保持原量2~3天后再服;反应强烈者应停服或减量。 方姨告诉我,由于她为老伴调理身体心切,一次用了10多克。高丽参用量过大,也是导致王伯出现不适的原因之—。
另外,很多人都习惯晚上吃补品,但温阳的补品一般在早上服用比较合适。故建议大家。吃高丽红参最好在白天,不要像王伯那样晚上吃。另外,—定要注意季节变化,—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高丽参比较好;夏季大气炎热,一般人不宜食用,除非是虚寒体质之人。
总之,只有掌握了上述食用方法和注童事项。高丽参才能助我们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你属于阴虚型还是阳虚型
阴虚证: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贪凉怕热、、口干咽燥、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阳虚证: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盲、畏寒肢冷、喜热怕冷、自汗、口淡下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脉虚弱。
以个人的情况与上述群相对比,即可作出基本判断。如果上述两组症状都有且比较明显,可能是阴阳两虚,较为复杂,须在指导下调理。
服红参后,如何判断无效、有效及反应强烈
无效:服用后身体症状无好转或好转微弱,仍然觉得疲倦、畏寒肢冷。
有效:服用后身体症状有明显好转,如精神转佳、身体开始暖和、活动后乏力气短较以前减轻、睡眠好、头脑反应比以前灵敏、记忆力增强、以前口干者现在口中津液增多等等。
反应强烈:不合辩证或大量服用后,出现局部或全身不适的反应,如心烦心慌、失眠口干、胸中、血压升高等等。
(实习编辑:焦卉慧)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