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12-22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有些人喜欢将一些中草药当茶饮,以为当茶饮会有保健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实际上,“是药三分毒”,中草药是不宜长期当做茶饮用的,无论剂量过大还是服用时间过长,都可能发生毒副作用。
胖大海(英文名: Boat-fruited Sterculia Seed)
胖大海,又名安南子、大海子、大洞果,因遇水膨大成海绵状而得名,为梧桐科多年生落叶乔木植物胖大海的成熟种子。
胖大海性寒,味甘、淡,可清肺热,利咽喉,清肠通便。用于干咳无痰、咽痛音哑、慢性咽炎、热结便秘等症。
胖大海是药,不是日常保健饮品,只适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嘶哑。因声带小结、声带闭合不全或烟酒过度引起的嘶哑,用胖大海无效。
胖大海不能长期泡茶服用,因为有的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全身皮肤发痒、口唇水肿等。而且,饮用胖大海会产生大便稀薄、胸闷等副作用,特别是老年人及脾虚者更应慎用。
更严重的是,长期大量饮用有可能危及生命。
银杏叶(英文名:Folium Ginkgo)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秋季叶尚绿时采收,及时干燥。
银杏叶性味甘、苦、涩、平,归心肺经,功能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等症。
银杏叶同样是药,不是日常保健饮品。因为银杏叶中含有有毒成分,用其泡茶可引起阵发性痉挛、神经麻痹、过敏、出血和其他副作用,过敏体质及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甘草(英文名:Liquorice,Licorice Root)
甘草又叫甜草根、密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根及根茎。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及河岸砂质土处。主产内蒙古、甘肃。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甘草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等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等症及缓解药物毒性。
认为,凡因湿所致的呕恶、痰饮、中满、水肿等皆不用甘草。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甘草主要含甘草甜素,甘草甜素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够促进水、钠潴留和排钾增加,长期大量应用甘草,会出现水肿、血压增高、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等症。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必须慎用甘草。
决明子(英文名:Cassia Seed)
决明子又叫草决明、马蹄决明、假绿豆,为豆科植物决明的种子。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主产安徽、江苏、浙江、四川。
决明子性微寒,味甘、苦、咸。主治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等症。
决明子含决明素、决明内酯、A、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蒽酮等,对视神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还有抑制葡萄球菌生长及收缩子宫、降压、降血清胆固醇的功效,对防治血管硬化与高血压有显著效果。
但是决明子可引起腹泻,长期饮用对身体不利。
野菊花(英文名:Indian Dendranthema Flower)
野菊花又叫野黄菊花、苦薏、山菊花、甘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生于路旁、山坡、原野。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野菊花性微寒,味苦、甘。有疏风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疖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等症。
饮用野菊花茶后,少数人会出现胃部不适、胃纳欠佳、肠鸣等反应,因此脾胃虚寒者、孕妇不宜常饮。
(实习编辑:周云霞)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