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县多名青少年患“臀筋膜挛缩”症,患儿走路呈外八字状,跑步像“鸭子”,专家称此病很可能是孩子小时候注射青霉素+苯甲醇引起的。
因为手术后的疼痛,10岁的小女孩豆豆已经几天没吃饭了,4天前,她做了“臀筋膜挛缩”手术。据介绍,在礼泉县一些农村,像豆豆一样因为小时候打针而不幸患上“臀筋膜挛缩症”,影响生长发育的孩子至少还有数十个。医疗专家分析,该病很可能是早年注射青霉素+苯甲醇引起的。
孩子:得病后蹲不下跑不快
近年来,礼泉县赵镇堡里村、尧都村数十名少年儿童相继出现“臀筋膜挛缩症”,其中绝大多数为正在上学的孩子,患有该病的人走路呈外八字状,跑步像“鸭子”。
来到豆豆住院的西安市未央区第二医院外科病房三楼,灰暗的走廊里,几个少年摸着墙在学“走路”。这里聚集着八九个礼泉农村来的患儿,有的刚刚做完手术,有的正准备做手术。有3个孩子和豆豆同是堡里村的,上初三的婷婷今年17岁,还有两个男孩分别是14岁和13岁,他们看起来都比城里同龄的孩子矮小一些,双腿间缝隙比较大,有的驼背,走起路来腿向外撇。“得病后娃蹲不下去,跑不快,屁股一边大一边小。”在家长的帮助下,4个孩子在床边使劲往下蹲,但半蹲着之后,就再也蹲不下去了。“我家两个孩子都是这病,村里至少还有三四十个孩子也是这样的。”患者家长李革命告诉记者,3年前他给大女儿做了手术,现在又给小儿子做手术,做一次手术要花2000多元,但农村合作医疗不给报销,买的医疗保险也不给报销,农村人又没有啥收入,虽然医生说这病越耽误越重,但只能等攒够了钱才能来西安给孩子治病。
医生:苯甲醇作注射溶剂造成
除了堡里村,尧都村和邻近的昭陵乡前山村也有不少患儿。家长们说,孩子出生时都很健康,没有得过什么大病,就是因为感冒发烧等小毛病,在村上的卫生所打过青霉素之类的肌肉针。后来孩子慢慢长大了,才发现有些异常,普遍比别的孩子个子低、驼背,走路、跑步像“鸭子”一样左右摇摆,不能跷二郎腿,身体很难蹲下去。
在当地,患有该病的大多为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一个孩子向记者透露,由于担心同学嘲笑,他们基本都不参加跑步运动。“跑起来特别费劲,而且也痛苦。”到医院一,家长们才知道是小时候打针引起的,但也不知道具体是咋回事。
据未央区第二医院外科主任宁栓虎介绍,“臀筋膜挛缩症”是一种医源性疾病,是因为在诊疗过程中一些引起的,主要是因为臀肌长期反复接受药物注射后,造成臀肌纤维性挛缩,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育。目前发现的病例一般都是因为多次肌肉注射青霉素时,将其稀释在苯甲醇注射液中使用而引起的。此病多见于儿童,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年龄越小、治疗得越早,对孩子发育的不利影响越小;如果再及时进行锻炼,就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后期发育和正常人几乎没有区别。
宁栓虎说,该院从1993年至今已接诊了五六百名患儿,年龄小的五六岁、大的十七八岁,患儿几乎遍布全省各地农村,其中较集中的有礼泉、华阴、周至等县,礼泉县至今已经有三四十位患儿接受了手术治疗。
家长:希望能从合作医疗报销
据了解,由于不良反应严重,国家食品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6月10日发出《关于加强苯甲醇注射液管理的通知》,要求凡处方中含有苯甲醇的注射液,其说明书中应当明确标注“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凡使用苯甲醇作为溶媒的注射剂,其说明书必须明确标注“本品使用苯甲醇作为溶媒,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苯甲醇注射液说明书中应当按照下列要求进行修订:不良反应项应增加“反复地将本品进行肌肉注射可引起‘臀筋膜挛缩症’”,禁忌项增加“肌肉注射禁用于学龄前儿童”,注意事项增加“本品不作青霉素的溶剂应用”。宁栓虎说,虽然国家明确发出了禁令,但目前在一些边远农村地区,还可能会用苯甲醇作青霉素的溶剂使用。
得知这一情况后,家长李革命纳闷地说:“既然病是由于打针引起的不良反应造成的,卫生、药监部门是不是应该负些责任,希望政府能考虑通过农村合作医疗把费用报销了,因为这涉及很多农村孩子的健康。”他说出了家长们的共同心声。
(责任编辑:姚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