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里,诊疗床上躺着一位老者,双眼紧闭着,面色苍白,嘴角处还挂着一缕血丝。两天前他自己一个人来看病,医生说他是普通感冒,没有什么大毛病,吃点阿司匹林发发汗就好了。结果两天药吃下来,感冒没好,却引起了胃出血。
值班医生耐心地向病员及其家属解释:我们常遇到一些病人由于使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然而使用时并没有超过正常剂量,药物也是对症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药物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用来防病治病,另一方面也可引起某些疾病。需要强调的是,有些以往认为无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近些年来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肠道出血的报道为数不少,受害者大多是儿童与老人。虽然患者服用的阿司匹林并没有超过正常剂量,但却引起了严重的溃疡病和阿司匹林哮喘等,死亡率很高。再如治疗胃溃疡的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某些患者服用后可出现谵妄、抑郁、躁狂和幻视,甚至会有许多小虫子爬满全身并穿越皮肤的感觉,停药1周后便消失。由所引起的药源性疾病,更是早已为人所知。
药源性疾病可分为A型和B型两大类。A型与药物剂量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可以预见的。其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B型一般是不可预见的,常常与所用药物的剂量大小无关,发病率低而死亡率高,往往是突然发生,后果凶险。对于A型不良反应,常常可以调整药物的使用量,或者用作用类似的其他药物代替。而对于B型不良反应,则必须立即停药。
因此,人们在用药这前需做到以下几点:
1。用药要有明确的疾病指征,不能自己凭空想象。
2。选用药物要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该药的商品名称、主要成分、颜色性状、药理作用,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用法用量、贮存条件、有效日期等。有不清楚之处须请教专业医药人士,切不盲目服用。
3。坚决不使用疗效不明确的药物,不可轻信广告宣传。
4。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争取以最少的品种达到治疗目的。必须联合用药时,要防止药物之间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5。在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疗效和反应,发现异常时应尽快查明原因,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实习编辑:周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