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品均会引发不良反应,用药恰当可以治愈疾病,使不良反应最小;用药不当,即使一次也可能导致一生的痛苦和伤害。儿童,特别是婴幼儿,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完全,对药物代谢能力差,是药品不良反应的特定易感人群。在成人身上的轻微不良反应在小儿身上可能就是毒性反应。
目前家长们常用的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感冒药,如百服宁、快克、泰诺、好娃娃、优卡丹、护彤等,其中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酰氨基酚。服用过量时,可很快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多汗等症状,且可持续24小时。2~4天内可出现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肝区疼痛、肝肿大或黄疸。第4~6天可出现明显的肝功能衰竭以及凝血障碍、消化道出血、DIC 、低血糖、酸中毒、心律失常、心衰或肾小管坏死。
好娃娃、优卡丹、护彤中还含有盐酸金刚烷胺,超剂量时,可见排尿困难、心律失常、低血压、躁动,精神错乱、谵妄、幻觉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与惊厥、甚至死亡。由于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很可能在他们还无法表达或者是表达不清楚的时候,肝肾、五官以及大脑就已经受到了损伤。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面对着从胎儿至18岁这个处于不断发育中的个体,在疾病类型、药物代谢、药效作用、毒性作用、给药途径以及剂型剂量等方面都与成人不同。很多疾病常见于婴幼儿和儿童,如川崎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尔姆斯瘤、神经母细胞瘤等。对于那些在儿童期起病且病因复杂的疾病,如哮喘、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青春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临床表型通常会在成长过程中发生改变。很显然,这些疾病的成人治疗模式就不适用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