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特别难受。别给我开口服药了,还是给我打吊瓶吧。”在医院里,经常有病人这样央求医生。
北京一项针对门诊注射室患者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人是主动向医生提出打针或者输液的。对此,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剂科主任孙春华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中国,门诊和住院病人平均的静脉注射率高达90%,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仅有30%。也就是说,中国人针打得太多了。人们往往认为打针比吃药好,这与人们普遍存在的三大偏见密切相关。”
偏见一:打针见效快。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通过打针药物可以直接进入体内,能迅速击退疾病,效果明显,但事实并非如此。孙春华指出,打针见效快慢与药物性质和疾病种类密切相关。比如治疗冠心病常用的硝.酸甘油,含在舌下,2—5分钟就能迅速发挥作用,作用比注射还快。
偏见二:打针作用强。口服药物的作用强度不一定比注射药物的弱。药物强度主要与用药的剂量相关,与用药途径关系不大。另外像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便秘等肠道疾病的药物,很多必须口服,才能让药物在肠道中发挥作用,如果注射进了血液,效果反而差。“而且打针的风险要比吃药高得多。”孙春华指出。
偏见三:吃药不管用,就应该去打针。许多人吃了几天药,觉得病情没有减轻,就认为只有打针才能管用了。对此,孙春华表示,吃药不见效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药没用对,二是疗程还不够,这两个问题都不是打针就能解决的。“一些感冒患者打吊瓶后觉得身体舒服了,其实这可能不是注射的药物在起作用,而是身体补充了一些水分、电解质带来的效果。所以,吃药不管用时,不要着急去打针。”
最后,孙春华指出,打针和吃药要根据病情和药物来决定。他呼吁中国人要减少对打针的依赖,“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静脉。”这样才能将副作用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