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补两益话黄芪

时间:2010-04-26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黄芪原名黄耆,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我国明代大药学家李时珍说:“营者,长也。黄茂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得此名。”然而,黄芪由于产地不同,又有许多不同的名字,产于山西绵山者,条短质柔而富有粉性,称绵黄芪或绵芪,是有名的地道药材;产于山西浑源地区音,称为西黄芪或西茂,也是黄茂中的佳品;产于黑龙江、内蒙古者,称北黄茂或北芪,皮松肉紧味甘香,品质也很好。此外,还有同科同属相近多种植物的根,也作黄芪入药,但质量远不如前者。

    黄芪是一味古老的中药,早在东汉时期的第一部药书

  《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上品。因其沿用历史悠久,效果历代不衰,所以被誉为治补两益的名贵药材。中医认为,黄芪性温味微甘,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对于贫血、浮肿、体虚多汗、胎动不安、子宫脱垂、气血两亏、谙虚不足等,都有卓著的疗效。许多古老医方,如“玉屏风散”、“防己黄芪汤”、“当归补血汤”,都是以黄芪为主药组成的。古人不仅善用黄茂治疗,而且善用黄芪补益身体。在《冷庐医话》中就有“黄芪粥”的记载。方法是,选用优质黄芪30—60克,加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加入粳米2两、红糖少许,继续煮至粥快熟时,再加入陈皮末1克,煮沸片刻即可。早晚服食,可健脾养胃,补益元气。致于民间常用黄芪煨大枣,黄芪炖母鸡,黄芪煮黑豆,则更是美味佳看,补益上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荣颜润肤,延年益寿。

    现代科学分析,黄芪中含有多糖、单糖、黄酮类、生物碱(胆碱、甜菜碱)、叶酸、多种氨基酸、粘液质、树胶、纤维素和微量的硒、硅等多种成分,可改善心肺功能,加强心脏收缩力,扩张血管,降,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并能保护肝脏,防止汗糖元减少,对慢性活动性,有良好作用。药理研究证明,黄芪还有诱生干扰素和调动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抑制病毒繁殖和肿瘤生长。

    选方:
    1.治痈疽诸毒内脓已成,不穿破者:黄芪12克、山甲(炒末)3克、皂角刺5克、当归6克、川芎9克。水煎服。
    2.治痈疽脓泄后,溃烂不能收口:黄芪9克、人参9克、甘草6克、五味子3克、生姜9克、茯苓9克、牡蛎9克。水煎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万年琥珀是良药
  • 下一篇:芙蓉出水话夏荷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德州百佳妇婴医院 守护女性与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德州百佳妇婴医院 守护女性与宝宝的健康保驾
    康立明生物长安心®巴西获证,南美破冰!全球准入国家和地区增至42个
    康立明生物长安心®巴西获证,南美破冰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展7.28世界肝炎日开展肝病公益会诊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量、收费标准一网打尽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肠丸,谨防肚痛腹泻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邀出席“一带一路”沿线交流会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
    品牌就是力量|一正消炎镇痛膏强势登陆央视核心频道
    品牌就是力量|一正消炎镇痛膏强势登陆央视核
    推荐信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虚拟手机号码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