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常用的止泻药有复方苯乙哌啶、洛哌丁胺(易蒙停)等肠蠕动抑制剂和鞣酸蛋白、次碳酸铋、药用炭等收敛吸附剂。肠蠕动抑制剂可延缓肠内容物的排出,使致病微生物同肠黏膜接触时间延长,使毒性产物的吸收增多,可使病情加重。收敛吸附剂可吸附肠道内的营养物质,故不推荐使用于儿科。
蒙脱石制剂为止泻类非处方药,现常见的蒙脱石制剂有思密达、必奇、肯特令等。它不同于上述二种止泻药,它不改变正常的肠蠕动,不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也不影响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被认为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抗腹泻药物。蒙脱石对消化道内的致病菌,如致病性大肠杆菌、金葡菌、霍乱弧菌、幽门螺杆菌、空肠弯曲菌等致病菌、病毒(尤其是轮状病毒),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吸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性。实验证明,口服该药后,药物可均匀地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并维持6小时之久,而后连同它所吸附的各种攻击因子随肠蠕动排出体外,从而避免肠黏膜细胞被攻击因子损伤。蒙脱石还能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相互结合,增加黏液凝胶的内聚力、粘弹性和存在时间,从而修复和提高肠道黏膜屏障对各种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同时还具有降低结肠过分敏感性的作用。此外,蒙脱石还可促进损伤的消化道黏膜上皮再生,修复损伤的细胞间桥,促使细胞紧密连接;减少肠细胞的运动失调,恢复肠蠕动的正常节律,维护肠道的输送和吸收功能;缓解幼儿由于肠道内双糖酶降低或缺乏造成糖脂消化不良而导致的渗透性腹泻;平衡肠道正常菌群,提高消化道的免疫功能。因而可用于各种急、慢性腹泻的治疗,尤以对儿童急性腹泻疗效为佳。除腹泻外,蒙脱石制剂还可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蒙脱石可明显增加肠道有益菌群的数量,对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造成的肠道菌群失调和因肠道微生态紊乱导致的消化不良与腹泻有显著治疗作用。
蒙脱石还可用于胃食管反流、食管炎以及与胃、十二指肠、结肠有关的疼痛的治疗。
疱疹性口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口腔黏膜感染,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蒙脱石对口腔黏膜表面的各种致病因子有固定和抑制作用,并能加强黏膜的屏障作用,促进受损黏膜上皮细胞再生和修复。方法是:用蒙脱石干粉于进食后涂于患处,每天3次,2~7天为1个疗程。
蒙脱石可通过激活凝血因子,对消化道局部出血有止血作用;还能加强消化道黏膜的屏障作用,帮助消化道上皮组织的再生修复;同时可以固定、吸附、清除幽门螺旋杆菌。
(实习编辑:周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