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中毒性肾病,就是指药物、化学物质及物理性毒物所引起的一类肾脏疾病的总称。这类疾病有多种表现,病人可出现疲乏、腰痛、水肿、蛋白尿、血尿、尿量减少或增加、尿比重降低、尿钠增多、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轻者可发生轻度肾功能不全;重者则可能发展为重度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甚至危及生命。
究竟哪些药物或毒物会引起中毒性肾病呢?在引起中毒性肾病的各种物质中,被公认为毒物者,如放射性物质、某些重金属、某些消毒剂、海洛因等,却为少数,大多数则是用来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的药物。美国曾有过统计,中毒性肾病者中大约有50%左右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所引起。而且注射氨糖苷类抗生素的病人中,约有10%~15%发生了急性肾衰。这一统计数字曾引起公众的不安。当头孢霉素先锋霉素类药物广泛应用以后,由这类药物如先锋Ⅱ号、先锋Ⅴ号等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也时有发生。
非那西丁被淘汰以后,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等消炎解热镇痛药所引起的肾功能衰竭仍屡有发生。其他药物,诸如抗菌性药物中的两性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利福平、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环孢素A等;抗肿瘤药中的顺铂、丝裂霉素、甲氨蝶呤、环己亚硝脲、多柔一(阿霉素)、链脲霉素等;以及磺胺、青霉胺、别嘌醇、苯丙胺、三甲双酮、巯甲丙脯氨酸、卤烷、甲氧氟烷、二甲麦角新碱、碘造影剂等药物,均可引起中毒性肾病,只是其发生率、临床表现类型及严重程度各不相同。
既然可引起中毒性肾病的药物如此之多,这些药物又存在毒性,为什么还要继续使用?这是因为上述药物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只要合理用药,防止滥用,并根据病人机体情况和药物特点,去“知药善用”,扬长避短,则可减少或避免给人体造成损害,起到预期的治疗作用。
(实习编辑:周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