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物的选用应个体化,因人而异,考虑到不同降压药物的不同副作用,尽可能取其治疗的效应而避其不良反应。
药物分类 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分为6类:一是利尿剂,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是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应该首选的药物。具有长效降压作用,其主要效应不是使血容量过低,而是降低了全身血管阻力。二是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为氨酰心安和倍他乐克,适用于伴有劳力性心绞痛、心梗后、快速心率失常的高血压患者。三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药品的名称后面带有“普利”字样的药物均属于此类药,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和福辛普利等,这类药物应用广泛,可与所有抗高血压药物合用,对于伴有心衰、心梗后、糖尿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高血压病人均有治疗作用。四是钙离子桔抗剂,其降压效果明显,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冠心病、糖尿病的高血压病患者,最好选用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桔抗剂,如施慧达、络活喜、拜新同等,以便使血压平稳持续下降,减少血压波动。五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目前常用的有科素亚、代文等,此类药物不仅有强效降压作用,还有靶器官(心、脑、肾等器官)保护作用,并能协同控制代谢异常。六是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特拉唑嗪,适用于伴有前列腺肥大的病人。
治疗原则 一是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获得较好的降压疗效,以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小。二是要求24小时血压稳定,防止血压波动,避免对靶器官(心、脑、肾)的损害。三是一旦确诊患了高血压病应终身服药,但可以根据血压调整服药剂量。值得注意的是大多长效降压制剂其最大降压作用常在服药后2—4周出现,调整药物时应考虑此因素。四是为使降压效果增大但不增加不良反应,采用低剂量单药治疗效果不好时可采用2—3种药物联合治疗。
预防副作用 降压药物的选用应个体化,因人而异,考虑到不同降压药物的不同副作用,尽可能取其治疗的效应而避其不良反应。如噻嗪类利尿剂(双克)会干扰尿酸自近曲小管的分泌、引起高尿酸血症,对一般病人而言,噻嗪类利尿剂的这一副作用是可逆性的,临床上无太大意义,但对患有痛风史的病人来说,它却会导致痛风发作。此外,哮喘、心动过缓以及伴有2—3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妊娠者不宜使用A—CEI/ARB;钙离子桔抗剂(尤其是短效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会使部分病人出现下肢水肿,a受体阻滞荆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责任编辑:梅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