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乙肝患者,不仅要面临病情可能进展的危险,同时要面对遭受歧视和冷遇等心理上的创伤。有时心理上带来的创伤远远大于疾病本身带来的身体伤害,歧视的行为使患者产生压抑、焦虑、孤独、恐惧等一系列心理障碍。
程教授家中雇佣的小保姆在一次偶然的查体中,被发现是乙肝“大三阳”。原本可以辞退小保姆的,但程教授一家没有这样做,他们继续留用小保姆,而且带给小保姆更多的关爱。程教授收集了不少肝病防治方面的资料,并带小保姆到正规医院。系统检查后证实小保姆是病毒携带者。于是,除每隔三个月,程教授带小保姆到医院复查外,并没有让她用任何药物。两年来程教授始终如一。最近医生为小保姆进行肝穿病理检查,证实其肝脏仅为轻度非特异性炎症,肝组织中未发现复制状态的病毒。这种情况说明小保姆的确处于“健康携带”状态,无须用药治疗,她可以进行正常的保姆工作,只是日常生活中注意好防护。例如,家中成员都要注射乙肝疫苗、个人物品不混用等等。
赵女士是一位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患者,一度生命垂危。通过临床观察及化验指标,众多专家认为患者生还无望,但其丈夫对妻子百般体贴和照顾,赵女士面对死亡的挑战,毫不气馁,心态平和,配合积极的治疗,最终奇迹般地康复了。
相反,小吕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优异,但查体时发现小吕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用人单位据此拒绝录用小吕。小吕在绝望的情绪之中,持刀杀害了用人单位的领导,沦为杀人罪犯。
情绪,是怎样影响疗效的
身为乙肝患者,不仅要面临病情可能进展的危险,同时要面对遭受歧视和冷遇等心理上的创伤。有时心理上带来的创伤远远大于疾病本身带来的身体伤害,歧视的行为使患者产生压抑、焦虑、孤独、恐惧等一系列心理障碍。这些障碍促使大脑皮层产生过度的兴奋和抑制,使人体指挥中枢工作紊乱,其下属结构——皮层下中枢管理的消化、血液循环、呼吸、内分泌、免疫系统等人体的各种基本功能混乱。目前治疗肝病没有特效药物,即便有一些有效药物,也需要选择好合适的适应证,如果患者是在恐惧或焦虑精神状态下服用药物,效果往往不佳。
治疗乙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合理用药只是获得满意疗效的手段之一。而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的关爱,是彻底治愈乙肝必不可少的良策。关爱,可以使乙肝患者消除抑郁、忧愁和闭锁的心态,使情绪稳定,精神饱满,人体各个系统处于良好的状态,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使药效达到最佳状态。
关爱,来自家庭、社会和医护人员
来肝病患者首先需要来自于家庭的关爱和温暖。乙肝患者最需要的是亲人的帮助和体贴,亲人的照料和安慰不仅是情感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各项实际行动之中。
肝病患者其次需要来自于社会的关爱和温暖。社会关爱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消除歧视和误解,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对待乙肝患者,给予乙肝患者平等的上学、就业机会,从根本上废除种种不合理和不科学的限制。
肝病患者同样需要医护人员的关爱和温暖。曾有这样一例早期肝硬化患者,经过医院两个月治疗后,各项指标接近正常,但由于他进入了心理误区,失望、绝望一直伴随着他。由于精神压力大,患者不想吃、不想睡,体重不断下降,面色晦暗,加之神经性厌食和贫血,每天只能和他母亲说上几句话,除此之外,总是闭目等待死亡的来临。遇到这种情况,医护人员除了每天例行查房及护理治疗外,还专门成立了心理康复指导小组,负责对这类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患者走出了心理误区,重新振作起来,随之各种症状消失,进食、睡眠逐渐正常。又经过三个半月治疗,患者面色红润,体重恢复到正常,完全变成一个精神饱满的小伙子。
肝炎患者往往欠缺相关常识和正确的认识,各种传媒以及一些患者相互之间传递错误的“肝炎知识”,诸如“大三阳很可怕!一旦得了肝炎一辈子也好不了,肝硬化活不了多长时间”等等,使原来忧虑重重的患者受到消极暗示后,越发消极起来,甚至有的患者产生了绝望心理,严重地干扰了医生的治疗。
其实,“大三阳”患者经过治疗、休息后,随着肝功能的好转,绝大部分“大三阳”可变为“小三阳”,传染性也不太强,乙肝病毒复制不活跃,转成慢性的机会小,更有一部分患者可转变成仅表面抗原阳性,或仅核心抗体阳性,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不大。早期肝硬化患者经过治疗后,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肝脏生理结构与功能。
肝病患者往往欠缺正确的引导和心理治疗.因此.方方面面的关爱是战胜肝病必不可少的良药。
(实习编辑:周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