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越来越成为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造成脑(中风)、心(心力衰竭、冠心病)、肾(慢性肾功能不全)、外周血管(间歇性跛行)等的并发症,因此控制血压刻不容缓。降压药有很多种,如何正确选择降压药是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降压药中经过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有六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α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下面逐一介绍每种药物的特点。
利尿剂:双氢克尿噻(氢氯噻嗪)降压作用比较快,价廉,对降低收缩压作用更好,对老年人、女性、肥胖的患者效果更好,有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使用双克还有利尿消肿、减轻心脏负担的作用。双克的主要副作用是造成低钾,使用双克的患者需要进食含钾丰富的水果,比如橘子和香蕉。另外,长期服用双克会对血脂、血糖和尿酸有不良影响,高脂血症、糖尿病和痛风的患者不主张首选双克。速尿是比较快和强的利尿剂,多用于高血压急症,一般不用于长期降压。吲哒帕胺(商品名是钠催离或者寿比山)是新型的利尿剂,副作用比较小,基本上对血脂、血糖和尿酸没有太大的影响,比较常见的副作用是低钾血症。
β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博苏、康可)、卡维地洛(达利全)等,除降压以外,有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适用于伴心率快的高血压患者,以及有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的患者。这类药物又属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因此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尤其适合(比如早搏、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对于恶性的室性心律失常有防止猝死的作用。这类药物不适宜用于有明显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和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对血脂有一定的影响,还会掩盖低血糖症状,但是并不引起血糖升高。
钙通道阻滞剂(CCB):即钙离子拮抗剂。分为二氢吡啶类(学名以“地平”结尾)和非二氢吡啶类(地尔硫和维拉帕米),二氢吡啶类的降压作用比较强,常用的有硝苯地平(拜新同)、氨氯地平(络活喜)、非洛地平(波依定)、尼群地平等,有增快心率的作用,常见的副作用是脸红、腿肿、心跳快,和它自身的扩张血管作用有关。这类药物对变异型心绞痛、肥厚型心肌病、舒张功能不佳、心率偏慢的患者比较合适。非二氢吡啶类的降压作用不如二氢吡啶类,但是可以减慢心率,有比较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适用于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但是对于有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是不合适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比较优秀的一类降压药,常用的有卡托普利,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肥厚、心肌病、蛋白尿、轻度肾功能不全等患者比较适合,常见的副作用是干咳。禁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和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
α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是哌唑嗪,有比较强的降血压作用,同时有治疗前列腺肥大和降血脂的作用。主要的副作用是首剂体位性低血压,因此第一次服哌唑嗪应该在晚上进行,可以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比较常用的是氯沙坦(科素亚)和缬沙坦(代文)。除了基本没有咳嗽的副作用以及可以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外,其他适应证、禁忌证和ACEI相似,但是还没有研究证实它对心衰和冠心病的好处超过ACEI。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才能使血压降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一般取ACEI和CCB合用、ACEI和利尿剂合用、β受体阻滞剂和CCB合用、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合用。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灵活运用。一般不主张非二氢吡啶类的CCB和β受体阻滞剂合用,因为有引起或者加重心衰、心脏传导阻滞的可能。
选择好药物以后要坚持服药,经常测量血压,在血压波动的时候及时调整用药。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清淡、加强锻炼、规律生活,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血压。
(责任编辑:梅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