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二医院院长助理,肝病科主任,南京大学及东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江苏省感染病分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秘书,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委员。在肝病诊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尤其擅长重型肝炎和肝衰竭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乙肝患者在用药方面常有一些问题,其实,患者只要牢记4点即可。
这4点就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轻信“转阴药”;慎用有肝毒性的药物;慎用中草药。
首先,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所需要的治疗方案不同,慢性乙肝治疗的药物包括两大类,即抗病毒药物和保肝药物,这些药物的应用和停用有一定的标准,必须由专业医生来判断。同时,乙肝患者常因合并其他疾病而接受治疗,所用的药物可能会存在肝毒性,应由医生根据病情做出判断,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其次,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机构宣传,所谓使“大小三阳转阴”,其实这些都不能轻信。关于“转阴”,目前肝病界专家认为HBsAg阳性分急性和慢性,急性不用抗病毒治疗,95%以上的患者可以在半年内HBsAg转阴,另外10%转成慢性,这些人里面100个人中每年仍有2个会自己转阴;慢性持续性感染者,不管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还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体内病毒都很难清除,即使加上药物、免疫压力等因素的作用,HBsAg阴转率都非常低,尚无确切资料证实能够超过5%。那些所谓“转阴六成以上”,基本都是骗人的,故意混淆了急性和慢性来蒙骗外行。
关于中医药,我们必须先承认,正确使用中医中药,在保肝治疗方面有着较好的治疗作用。但现在临床也存在许多认识误区,如“中药无毒”一说。对慢性乙肝来说,疾病之“本”就是乙肝病毒,而目前尚无证据证明中药可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此外,“中药无毒副作用”也是不正确的,很多中药具有比较明显的肝毒性,如何首乌、雷公藤、双黄连、炒白果、蜈蚣粉等。有统计表明,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中,中药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抗结核药。
除此以外,常见引起肝损害的药物还有很多,我们不能讳疾忌医,但在应用到这些药物时,应该首先向医生说明自己的临床表现、既往肝功能情况和用药史等,方便医生以权衡利弊;同时用药前要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在用药期间定期检测肝功能,如出现肝功能指标较前恶化,可以尽早处理,请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