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8-01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糖对人体的营养价值主要表现在食用后能供给人体较高的热量。人体所需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其中葡萄糖是大脑活动的唯一能源。此外,糖还是构成组织和保护肝脏功能的重要物质。糖在人体内还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与体内的其他物质结合构成酶、抗体、激素等,对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毫无疑问,糖对人体的作用无可替代。
糖本来是能让人产生幸福感的好东西,既能甜蜜味蕾,也能愉悦感官。但是糖在这个时代却没有太多的好名声。人们通常把它和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等联系在一起,认定它既会导致疫病又会增加脂肪。大多数人仍然是爱糖的,但远离这个不怀好意的家伙,从健康的角度来看似乎会更安全。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望糖却步”,或者用代糖来打发自己对糖未尽的热爱,或者干脆远离甜食,避免吃糖。
然而,将糖拒之门外并不能保证你的健康和身材,相反还可能损害你的健康。事实的真相是,你的身体离不开糖。虽然它有时候会给你制造一些小麻烦,但离开它,你的麻烦就大了。
虚担恶名 糖不是罪魁祸首
吃糖会导致肥胖,引发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说法由来已久,但相关研究显示,糖很可能是虚担了恶名。据营养专家介绍,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糖的摄入量与肥胖的发生率没有直接关系,脂肪的摄入才与肥胖有密切关系。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特别工作小组对食糖研究的结论是:食糖除导致龋齿外,对引起其他疾病是没有根据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更指出:“多年的研究已反驳了各种误解,并提供证据显示日常的食糖是一种安全有价值的食物来源。”
专家分析认为,肥胖除了遗传因素和内分泌因素外,多数是因人体摄入的总热量超过活动消耗量所致,多吃脂肪、蛋白质、其他碳水化合物、酒类等都可能增加热能的摄入而引起肥胖,和糖没有必然联系。而糖尿病的真正起因是胰脏的胰岛素分泌不正常,和吃不吃糖没有直接联系,已得了糖尿病的人才应该控制吃糖。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则与肥胖和高盐、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不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高密切相关,与糖的摄入无明显因果关系。
无可替代 人体70%能量由糖提供
要为糖正名,首先应该对糖有正确的认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了解糖,事实上糖的范围远远比一般人知道的多,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专家指出,“糖”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果糖、半乳糖与葡萄糖等;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等;多糖则是指米饭、馒头、面条、面包、饼干、山芋、南瓜所含的淀粉,多糖类的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会被分解为以葡萄糖为主的单糖。人体可直接吸收利用的只有单糖。
与糖为敌 反而有害健康
糖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素。除了糖尿病、高血脂症、脂肪肝、肥胖症等患者,健康人应从人体的生理需要出发,适量补充食糖,只有保证血液中有充足的糖,才能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转。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因为担心糖的副作用而远离和糖有关的甜食甚至限制主食的摄取,步入矫枉过正的误区,反而有害健康。
专家强调,如果人体摄入糖类不足,人体中脂肪成分的比例会相应升高,增加高血脂症、心脏病的发病概率。同时会使大脑营养失调,葡萄糖不足将直接影响大脑的正常运转。其次,糖分不足,很容易使人产生倦怠感。如果血糖持续下降,疲乏将变成衰竭,出现头晕目眩、虚弱以及站立不稳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心律不正常、两脚发软或者发生呕吐。
合理摄入 把握适度原则
专家同时提醒,虽然糖不是导致肥胖和疾病的罪魁祸首,但是如果你的糖摄入量不合理,糖就很可能变成致胖或致病的帮凶。有研究发现,长期大量食用甜食会使胰岛素分泌过多、脂肪代谢紊乱,引起人体内环境失调,减弱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进而促进肥胖和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科学掌握吃糖的适度原则,才能保证我们的健康。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该吃多少糖比较合适?专家建议,每人每天摄入40克-60克糖为宜,个人可根据运动量、饮食结构、身体情况进行调节。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食物在加工的过程中被添加大量的糖类甜味剂,我们很容易就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量的糖。对于那些喜欢吃甜点、饼干、零食、饮料的人来说,应该特别注意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糖量,否则每日吃糖的合理限额是很容易被突破。
无相关信息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