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流行“大病上医院,小病进药店”,老百姓有点小病小痛去药房买药,家里添置个小药箱,既经济又方便。然而,专家提醒人们,“家庭药箱”如果配置、保存不当,不仅浪费钱,对健康还存在隐患。
常见的现象是:
一、选药不当。药店一般出售保健品、非处方药品、处方药品三大类。处方药药性较复杂,可能产生依赖性或较大毒副作用,必须由医院确诊后才能持处方购买。“家庭药箱”作为小病的应急之需应尽量选择安全性高的非处方药品。另外,同样的症状,而疾病性质不一样,选用不同性质的药物就有截然不同的效果,结果可能南辕北辙。购药者应该加强用药安全意识,增进对药品常识的了解。而不少非处方药,尤其是中成药说明书缺乏明确的指导性,理解、使用起来往往似是而非。介绍可能出现毒副作用以及用药的相关注意事项不全面,加大了用药安全隐患。
二、购买过量。为图方便,有些市民在药店一次性购买许多药,但因用不完造成药品过期。服药过量或不当都会加重自身器官的负担。
三、难定期清理。吃剩的药品长久搁置或随意散放都容易造成药品过期变质,需及时清理。但是,大部分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有些家庭怕浪费,认为服用外观无异样的过期药对健康没损害,因此不愿清理小药箱中的药品。这些情况为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创造了条件。
夏季来临了,闷热的天气使人很快想到了前两年的酷暑高温,“桑拿”天。人们已经按捺不住,打开空调、奔向冷饮店,但也有些人因担心自己虚弱的胃肠不能够承受,只能敬而远之。因此,在这里主要谈一下肠胃病以及肠胃药的合理使用。
高温潮湿的夏季令很多人苦恼,是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多发的时节。首先由于气候炎热,人们容易贪食冷饮,一次大量食入冷饮,会使胃粘膜下的血管急剧收缩,轻则影响消化功能,重则引起胃痉挛(胃痛)、胃胀或腹痛、腹泻。其次,高温潮湿的环境下食物很容易发霉变质,人食用了变质的食物后会发生食物中毒。所以很多人家中就自备了“小药箱”,内有消炎药、止泻药、止痛药、退烧药、助消化药……五花八门的中药西药真是不少。
就在人们自认家中“小药箱”已备妥当时,却不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药物时存在一些误区,这小小的药箱可能埋藏着某些疾病的隐患。
误区一:腹泻时滥用抗生素。其实很多腹泻并不是细菌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或是食物因素导致,抗生素根本无效,正确的治疗是饮食调整加休息治疗,多饮水(喝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饮食宜少量、清淡易消化。如果观察两日仍无改善,也应到医院就诊,不要擅自服药,化验大便等检查后由医生做诊断及给予相应治疗。滥用抗生素的结果是杀死了肠道内有益菌,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误区二:腹泻后急于服用止泻药。如果是病毒或细菌感染,腹泻可以说是肠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过早应用止泻药,使病毒或细菌产生的毒素不能尽快排出肠道,增加了毒素在体内的吸收,中医理论认为是“闭门留寇”。
误区三:盲目应用止痛、退烧药。症状暂时缓解,可掩盖病情,延误疾病的治疗。
误区四:服用过期药。其实很多家庭都存有过期药,当需要服用药物治病时,因过期药已减效或失效,为了节省而服用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延误治疗。提醒大家,中药也有保质期,如果药物说明中未标明,则建议大家存放中成药一般不超过两年,家中存放时间长则中药药味挥发,药效也就减弱了。中药还要注意防潮防虫。
当然,只要注意以上几点,家中是可以准备一些非处方药物,以缓解较常见的胃肠不适,解决一时之需。首先可自备一些清暑药,如藿香正气水、保济丸、十滴水等;平素胃肠虚弱者,可准备温胃散寒、理气止痛的中成药,如良附丸、虚寒胃痛颗粒或胃苏颗粒等,以备贪凉、受寒后可缓解腹痛(包括胃痛)、腹胀、打嗝等症状。易腹泻者,可备用藿香正气丸、香连丸、乳酶生等。其实,家中就有一些具有保健功效的食物,如生姜煮水喝可温胃散寒,苦瓜凉拌吃可清热祛火开胃,等等。最后,要提醒大家注意,卫生合理的饮食安排是安度夏季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天气炎热,胃酸分泌减少,人们的食欲下降,所以增加及变化食物的色香味,调节食欲,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少吃冷饮,不吃不洁食物,就可以使胃肠舒舒服服地安度盛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