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人群用药药酒偏方秘方中药疾病用药维生素抗生素用药常识疫苗药品资讯药店

吃药 不一定用白开水

时间:2010-08-01  来源:寻医问药网  作者: 我要纠错


在一般人的认知里,服药不能用果汁、茶水,最好是白开水。但实际上,这并不是绝对的。曾有位王女士在医生那儿开了中成药,回家后像往常一样用白开水送服,效果很不明显。之后在老中医指导下,将相同的中成药用淡盐水送服后,效果竟大为改观。其实,这正是遵循了中医中的“药引”理论,将淡盐水用作药引,因而加强了药效。

药引又称引药,是中医理论中特有的一种用于配合中成药使用的服药方法。这些药引大多是一些生活常见药,还有不少是食物。为什么服中成药要用药引呢?这是因为,患同一疾病的不同患者,由于体质、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症状。为了更好地针对病情,有时就需要用药引来补充中成药的某些不足。

药引主要作用有4个:

一是引经作用,药引可以引导的作用集中于某一部位或脏腑。如治疗肾阴虚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用淡盐水送服就会效果更好。因为根据中医理论,咸味能入肾,可引导补肾药瞄准肾,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对肾的治疗作用。

二是用药引可以增强疗效,临床上中医把常见的分为风寒型和风热型,治疗风寒感冒时要用辛温解表的中药,这时如加入生姜或葱白为药引,就可加强发汗解表的功效。

三是解毒作用,有些中药有毒,加入药引就能减低毒性,如生半夏、生南星等毒性较大,必须用药引生姜降低其毒性,才能保证更安全。

第四,用药引能起到保护胃肠道的作用。有些药物会刺激胃肠道,进而影响消化和吸收。如清热解毒的白虎汤,因苦寒败胃,故常用粳米或大枣为引以护胃扶正。

常见中成药送服水

风寒药配生姜汤

生姜有散风寒、解表止咳、温中散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隐寒胃痛、吐泻腹痛的方药常以此为药引。一般用3—5片(约9-15克)生姜煎水取汤,可用于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银翘丸、银翘解毒片、通宣理肺丸等。

补肾药配淡盐水

因咸味可以入肾,所以适用盐水(盐2克溶于100毫升温水中)送服补肾类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七宝美髯丹、金锁固精丸、安肾丸等。

活络丸配黄酒

黄酒酒性辛温,有温通经络、散风寒、行药势的功效。黄酒与寒性同服,可缓解其寒性;与热性药同服,可疏经活络。服用时,一般用黄酒15—50毫升,温服,如用作祛寒除湿、疏经活络,可用黄酒送服通经活络的活络丸;用作活血化淤、消肿止痛,可用黄酒送服伤科药七厘散。

养胃药配大枣汤

大枣能补脾胃,益气生津、和药解毒。脾胃、产后虚弱者均需以此为引,一般用枣5—10枚,水煎取汤送服中成药。如人参健脾丸、归脾丸、香砂养胃丸等。

止泻药配小米汤

米汤能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对胃肠的刺激,常用于送服补气、健脾、利膈、止渴、利尿和滋补性中成药,如用小米汤送服治痢止泻的香连丸;以大米汤送服八珍丸、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等,用时可直接取煮饭时的米汤,不拘浓淡及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中药不易当茶饮
  • 下一篇:微波炉能加热汤药吗?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步长制药喜讯!国家药监局批准人知降糖胶囊为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
    步长制药喜讯!国家药监局批准人知降糖胶囊
    德州百佳妇婴医院 守护女性与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德州百佳妇婴医院 守护女性与宝宝的健康保驾
    康立明生物长安心®巴西获证,南美破冰!全球准入国家和地区增至42个
    康立明生物长安心®巴西获证,南美破冰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展7.28世界肝炎日开展肝病公益会诊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量、收费标准一网打尽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肠丸,谨防肚痛腹泻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邀出席“一带一路”沿线交流会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虚拟手机号码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