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夏季热别乱喂清热解毒药(图)

时间:2010-08-01  来源:药品网ypw.cc  作者: 我要纠错


“孩子的体温跟着温度一起升!”这两天高温炙热,袭倒了不少婴幼儿,高烧39℃

,不出汗,烦躁爱哭……不少妈妈害怕常用退烧药会引起副作用,“聪明”地备了不少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清开灵、双黄连、小儿退热冲剂……当孩子发热时,就将这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当成退热药来用。

对此,省人民医院传统病房主任李学麟提醒:清热解毒药绝对不能当成发热时的退热药,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苦寒药物容易伤宝宝脾胃

李学麟说,中医退热的方法有十余种,如发汗退热、泻下清热、和解退热、养阴清热等等。运用时要依据具体的病情来辨证施治,选择对症的治疗方法。用得对症,高热往往立马可退,但如用得不当,往往反增其热。

夏天到了,有的婴幼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加上汗腺功能不良,出汗少、散热差,常出现夏季热。表现为发热,体温在38℃~40℃,持续不退,多饮多尿,无汗或少汗,烦躁,待气温转凉后,体温才自然恢复正常。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并不属于外感发热,也不需要用清热解毒药物来处理。小儿外感发热用清热解毒药的几率只占1/3到1/4左右,且清热解毒药大多性味苦寒,容易损伤孩子娇嫩的脾胃功能,从而影响食欲或出现拉肚子等现象。

中医认为脾胃受损后邪气更容易侵入,使病邪更加缠身难清,所以清热解毒药要对症使用。

孩子发烧别喂太多营养品

“孩子烧了几天,没吃啥东西,就喂点营养品维持一下体力!”这可是不少妈妈的想法,不过,这样做可能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导致食积于内,热就更不容易退。

孩子发热后,全身症状会出现疲乏无力、食欲下降等,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孩子发热吃不下东西,这是人体一种本能的保护反应。因为中医治疗小儿发热,很重视防止小儿食积。消除食积,是治疗小儿疾病很重要的环节。从中医理论来说,食积于内,有形之积与无形之热相结合,其热难清。而且小儿一般内火较旺,一旦遇上食积,内火不能散发,则成为伏火,是造成小儿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咽喉炎的原因之一,使发热的病情变得更加复杂。

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对于孩子夏季热的治疗,主要抓好日常生活调理的环节,夏季高温时节,居室要通风凉爽,最好住朝南通风房间,合理降温,但不宜让孩子直接吹冷风。每天可洗2次温水浴,但水温也不宜太高,最好低于患儿体温2℃~3℃。

饮食调理也很重要,一方面要补充体液,另一方面要进清淡饮食。当孩子发热口渴的时候,必须及时补充足够的液体,但不能只喝白开水,可适当喝一些西瓜汁、西红柿汁、绿豆汤等。但冷饮及含有色素的饮料,都不宜给孩子饮用。

食物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和少油腻。夏季是瓜果和蔬菜的旺季,患儿可以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黄瓜、丝瓜、冬瓜、西红柿等,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丝瓜、冬瓜和西瓜还有清暑利湿的功能。还可以食用一些清暑、健脾、利湿的药粥,如用绿豆50克、薏米仁30克、糯米100克煮粥,调入少量的白糖食用。但对发热伴有腹泻、腹胀的患儿,药粥中应去绿豆,以免加重症状。

李学麟说,中医名言“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是很有道理的。孩子的健康在于合理饮食,勤于锻炼,增强自身的抵抗力。自身抗病能力不强,无论怎样用药,都只能愈病于当时,而不能防病于以后,所以家长们要有科学的育儿知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不宜用口服降糖药的几种情况
  • 下一篇:服用激素类药物要注意防晒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展7.28世界肝炎日开展肝病公益会诊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量、收费标准一网打尽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肠丸,谨防肚痛腹泻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邀出席“一带一路”沿线交流会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
    品牌就是力量|一正消炎镇痛膏强势登陆央视核心频道
    品牌就是力量|一正消炎镇痛膏强势登陆央视核
    洋参雪哈口服液作用都有哪些:肺肾双补,传世金方,补虚症,不上火!
    洋参雪哈口服液作用都有哪些:肺肾双补,传
    全球首支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价格不到国外产品的1/5
    全球首支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价格不到国外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