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的青霉素类口服片,其说明书上都明确地写着“本品不必做皮试”。而国内生产的青霉素类口服片,均要求在使用前做皮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青霉素本身并不会导致用药者发生过敏反应,故进口的纯正青霉素片在使用前不必做皮试。
而国内生产的青霉素由于提纯的精度较差,含有较多的杂质。其中一种叫青霉素烯酸的杂质是造成青霉素使用者过敏的罪魁祸首。人们在首次应用青霉素时,青霉素烯酸会与人体内的特异蛋白质结合成“抗体”物质。当用药者再次应用青霉素时,烯酸类杂质便可作为“抗原”与上述“抗体”结合,导致用药者出现过敏反应。此类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药物热、哮喘、神经血管性水肿(局限性水肿,多发于面部)和过敏性休克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可导致用药者死亡。
过敏性休克可在用药者注射青霉素后的几分钟之内发生,其症状是:用药者开始会感到全身不适、恶心、胸闷、头晕,继而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大汗淋漓、昏迷、肢体强直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用药者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惊厥、休克,甚至死亡。各种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的青霉素都能让用药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其中注射青霉素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次数最多。在使用青霉素的患者中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几率仅为几万分之一。但是,一旦因使用青霉素而发生了过敏性休克,致死的可能性极大。
需要注意的是,经做青霉素皮肤试敏结果呈阴性的用药者并非就肯定对青霉素不过敏,当这样的患者大剂量地使用青霉素时仍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所以,即使青霉素皮试结果呈阴性的患者,在注射青霉素后也应静坐30分钟,在30分钟后如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医院。医生在遇到患者使用青霉素发生过敏(无论是任何类型的过敏反应)时,或用药者在使用青霉素后自觉身体不适时,都应该立即停止给其使用青霉素。对情况严重者应马上进行抢救。青霉素可透过“血胎屏障”从母体进入胎儿体内,可导致胎儿的中枢神经中毒,或发生胎动不安、死胎等情况,并可影响婴儿的智力,或使其发生癫痫。加上青霉素既可进入使用者的乳汁,又可进入其尿液(青霉素主要是通过尿液排泄的),所以使用青霉素的母亲也可使婴儿或胎儿发生过敏反应。在临床上,也曾有过某托儿所的阿姨因接触服用了青霉素小儿的尿液,而发生过敏和死亡的病例。
青霉素过敏反应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有的青霉素过敏患者来不及抢救就死亡了,但大多数的青霉素过敏患者通过有效的救治都可以康复。医生在为患者做青霉素皮试前必须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准备好常规的抢救药品和设备。如使用青霉素的患者出现了轻度的过敏反应(如其皮肤上起了荨麻疹等),可给其使用苯海拉明或扑尔敏等脱敏药。苯海拉明的用法是:每次口服25毫克,一日服3次。扑尔敏的用法是:每次口服4毫克,一日服3次。若患者出现了严重的青霉素过敏症状,应马上按照以下步骤对其进行抢救:①立即给患者停药,让其平卧。②立即为其肌肉注射0.5~1毫克的盐酸肾上腺素。③在给患者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后,若其症状未能缓解,可每隔20~30分钟再次为其皮下或静脉注射0.5毫克的盐酸肾上腺素,同时可为其静脉注射5毫克的地塞米松,或将200~300毫克的氢化可的松加入到5%~10%的葡萄糖溶液中为其静脉滴注。④可给患者肌肉注射有脱敏作用的药物,如盐酸异丙嗪,每次注射25~50毫克,或注射苯海拉明,每次注射40毫克。⑤可给患者吸氧,并为其做好保暖工作,同时还可针刺患者的人中、内关等穴位。⑥若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的病情仍不好转,可给患者静脉滴注250~500毫升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滴注速度以每分钟15毫升为宜,每次使用量不可超过1500毫升。如患者的血压仍没有回升,可给其使用升压药,如多巴胺(每次静脉注射10~20毫克)、阿拉明(每次肌内注射10~20毫克)或去甲肾上腺素(每次静脉注射2毫克)等。⑦患者有呼吸抑制症状时可给其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每次肌肉注射250~500毫克)或山梗菜碱(每次肌肉注射3~10毫克)等。必要时应为患者实施人工呼吸或气管切开术。⑧患者出现肌肉张力降低时,可给其皮下注射0.5~1毫克的新斯的明。⑨医生在进行抢救的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及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尿量等情况,然后根据其病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使用青霉素的患者如需要换用同一品种、不同厂家,或者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青霉素,理论上应重新做皮试。用药者不宜在空腹时做青霉素皮试,否则易导致皮试结果呈“假阳性”。为保证人们的用药安全,国家卫生部已正式规定:人们无论使用何种剂型的青霉素类药物都一律要做皮试。
(责任编辑:梅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