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这些药 肝脏很受伤

时间:2010-08-01  来源:药品网ypw.cc  作者: 我要纠错


据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统计:药品不良反应导致内脏损害比例的排序中,肝胆损害排列第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已发布的24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有10余期是关于药物性肝损伤的通报,所以患慢性病需长期服药和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警惕药物造成的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与症状

药物口服后首先经肝肠循环系统进入肝脏,注射或其它给药方式的药物也大多是在肝脏内进行解毒、转化后,再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肝脏中药物的浓度明显高于其它器官,最容易遭受药物或毒物的侵袭而损伤其结构和功能。产生药物性肝损伤的机理比较复杂,受到患者机体状况、个体差异、遗传因素、肝脏功能及药物本身多方面的影响。

药物造成的肝损伤通常出现在用药数日或数周后,有的患者仅仅表现为肝功能异常,有的患者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例如乏力、恶心、呕吐、厌食、尿黄、眼黄、发热、皮疹、肝区疼痛等症,体检可见肝硬化、肝肿大或肝萎缩,甚至发生急性肝炎或肝脏肿瘤。例如长期大量服用硫唑嘌呤,黄疸发生率可高达10%-40%;再如服用别嘌醇3-4周后,可出现过敏性肝坏死和肝肉芽肿;又如6例患者每日静脉滴注四环素2-4克,全部在3-5日出现黄疸、休克,5-13日内死于肝脏广泛性脂肪变性。

慎用的易损伤肝脏的常用药物约15种

据统计,临床使用的可引起肝损伤或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的药物有600多种,其中常用药物有:

1、抗菌素:多数头孢菌素、四环素类、红霉素类、林可霉素等;

2、抗菌药:磺胺类、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定、酮康唑、氟康唑等;

3、抗寄生虫药:氯喹、伯氨喹、哌嗪、左旋咪唑、阿苯达唑等;

4、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酮洛芬、吡罗昔康、塞来昔布等;

5、抗痛风药:秋水仙碱、别嘌醇等;

6、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

7、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地西泮、硝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等;

8、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利培酮等;

9、心脑血管药:奎尼丁、胺碘酮、尼莫地平、阿替洛尔、特拉唑嗪、缬沙坦、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

10、消化道用药: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西沙必利等;

11、利尿药:氢氯噻嗪、氨苯蝶啶、乙酰唑胺等;

12、降血糖药:格列吡嗪、阿卡波糖等;

13、性激素:甲睾酮、丙酸睾酮、雌二醇、炔雌醇、己烯雌酚、甲羟孕酮、炔诺酮等;

14、抗肿瘤药:环磷酰胺、尼莫司汀、甲氨蝶呤等;

15、中成药:壮骨关节丸、消咳片等。

如何预防药物性肝损伤?

预防肝损伤,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严格掌握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严格按照剂量和疗程服用,例如成人服用对乙酰氨基酚24小时内的剂量不应超过2克,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天,超过此量易导致患者出现黄疸、急性中毒性肝坏死,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

2、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应使用对肝脏影响小或经肾脏排泄的药物,用前查看药品说明书中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等说明是否有肝功能异常慎用的提示,必要时建议更换药品。

3、患者需联合用药时,种类不宜过多,避免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加重肝毒性,例如别嘌醇与巯基嘌呤合用,可增加药物的肝毒性,导致患者死亡。服用伤肝药物期间不宜饮酒,因乙醇也可加重药物的肝毒性。

4、长期服伤肝药物者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出现异常立即停药,及时咨询医生更换药品,并配合保肝药物的治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切忌 手脚冰冷的女孩别吃减肥药
  • 下一篇:宝宝腹泻不宜用哪些药物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展7.28世界肝炎日开展肝病公益会诊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量、收费标准一网打尽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肠丸,谨防肚痛腹泻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邀出席“一带一路”沿线交流会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
    品牌就是力量|一正消炎镇痛膏强势登陆央视核心频道
    品牌就是力量|一正消炎镇痛膏强势登陆央视核
    洋参雪哈口服液作用都有哪些:肺肾双补,传世金方,补虚症,不上火!
    洋参雪哈口服液作用都有哪些:肺肾双补,传
    全球首支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价格不到国外产品的1/5
    全球首支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价格不到国外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