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5-0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14岁的小涛是个“老”病号,近几年吃药不断,尽管小涛的妈妈想方设法为孩子变花样地做各种有营养的食物,小涛也不是偏食挑食的孩子,但他长得像瘦猴一样。妈妈焦急地找医院求诊,经医生多方面检查,确认为是药物性营养不良后,经适当控制用药,加强体育锻炼,加强饮食调养等措施,小涛的身体渐渐强壮起来了。
不少人的营养不良症往往从饮食或疾病等方面寻找原因,却常常忽视了药物性因素。其实,药物可影响人体对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合成、代谢和排泄过程,若长期服药或用药过滥也可引起营养不良,这恐怕是许多人所始料不及的。据统计,由药物引起的消化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约占药物副作用的1/3以上。
有些药物如新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四环素、阿司匹林作用于消化道,阻碍了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过程,而导致脂肪性腹泻,或引起蛋白丢失、维生素缺乏,水盐代谢紊乱。长期使用消炎痛、保泰松、强的松、利血平、氯化钾、胍乙啶等,可刺激胃肠壁上皮细胞,导致胃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及出血,直接或间接地阻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些药物可损害肝细胞,阻碍肝脏代谢、合成、转化等功能,影响了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和利用,产生代谢性营养不良。如长期使用洋地黄容易导致肝脏积蓄药物残毒而致慢性中毒;抗癫痫药苯妥因或苯巴比妥可破坏维生素D的代谢,干扰钙的吸收而引起佝偻病或骨软化症;利福平、丙咪嗪、异丙肼、呋喃坦啶等容易直接损害肝细胞,引起胆汁瘀积性黄疸。
预防药物性营养不良发生的根本措施在于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病人一定要遵照医嘱,切忌擅自加大药物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特别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在服用某些药物的同时,针对可能缺乏的营养物质,适当地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物质,并注意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以避免发生药物性营养不良。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