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6-08 来源:药品网 www.ypw.cc 作者:药品网ypw.cc 我要纠错
“赵大夫,您给俺看看,最近上火非常厉害,嘴疼得受不了,还老想跟人吵架,您给俺开点药调理调理。”28岁的郭先生说。医生告诉他,这种情况吃点儿三黄片,泻一泻,很快就能好。在旁边候诊的王奶奶问医生:“我最近总觉得口干舌燥,大便干,我觉得是上火了,也是吃了三黄片,可是几天了,不但没效果,症状反而更明显了,我为什么吃了没用呢?”专家指出,上火有实火和虚火之分,而去火药也不是随便吃的。
实火是阳气上升虚火是阴气下降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赵俐黎告诉记者,“上火”是个中医名词,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状。如果出现咽喉干痛、口干舌燥以及烂嘴角、流鼻血、大便干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了。而这火,有虚实之分。
赵俐黎形象地给记者讲解虚火和实火是怎么来的。“比如,这瓶矿泉水是人体内的阳气,而这瓶果汁是人体内的阴气,在正常状态下,两者是一样多的。实火就相当于你往矿泉水瓶里添了点儿水,果汁没变化,也就是阳气增加了,阴气是正常的;而虚火则相当于矿泉水没有变化,果汁倒掉了一点儿,也就是阳气是正常的,而阴气减少了。”
因此,她说,把去火的药物理解为“降火药”其实是很片面的。针对实火,需要降低阳气,是名副其实的降火;而针对虚火,最主要的是需要滋阴补气,把阴气补充到正常水平。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正确了解自己是实火还是虚火,一味降火的话,反而会更加损阴。“这样,上火的症状当然得不到缓解。”她说。
火气的虚实跟年龄、性别、胖瘦有关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自己上的是实火还是虚火呢?赵俐黎告诉我们,从上火的症状上来区分很难,因为差别细微。但她总结了几个简单的方法来判别。
“实火的主要发病人群是年轻人,也就是49岁之前的人,主要症状有脸上长痘、口舌生疮、口臭、急躁、大便干等。”赵俐黎说,就像郭先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你这种情况就属于实火,也就是说你体内阳气过剩引起的上火,跟不良的生活习惯有直接关系。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熬夜等都容易引起上火。”特别是像郭先生这样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属于实火。”赵俐黎说。
但是像王奶奶这种情况就是虚火。“人到老年,身体的各个机能都开始退化,阴气亏虚,气血不足,再加上代谢比较慢,就容易引起虚火上延。这种情况吃去火药,效果差,你可以先吃少量的三黄片,如果效果不好要及时停止,因为拉肚子会丢失大量水分,引起气血不足,因此还是建议用滋阴补气血的药。”赵俐黎对王奶奶说。“实火、虚火跟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这个分界线一般在49岁左右。”赵俐黎总结道。
除了年龄,火气跟性别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男性以气为用,而女性则是以血为用。因此男性一般实火旺,而女性容易气血不足,引起经血紊乱,所以月经不正常、痛经的女性容易上虚火。
最后,根据人的体态也能做一些判定,比如瘦人多阴虚火旺,胖人多湿多痰。因此瘦人四肢冰凉、口舌发黄等就是虚火的表现。
实火要解毒降火气虚火要滋阴调理
探清了上火的虚实,调理的方法也有所区别。
赵俐黎建议,对于像郭先生这种实火,最常用的清热、解毒、降火的药,比如三黄片。吃一吃,往下泻一泻,很快就能好。平时症状不严重或者生活不规律的时候,可以用栀子、菊花泡水喝,可以预防上火或缓解症状。而对于女性既有体寒、气血不畅,又出现上火的情况,则适合吃地骨皮、银柴胡去火,再加上麦冬或石斛滋阴。而对于老年人的虚火,赵俐黎建议少吃药,以滋补为主。“生活中就是要多吃蔬菜,特别是多吃苦瓜、丝瓜、芹菜,这些蔬菜有清血热、补阴气之功效。”老年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便秘,建议老年人多吃菌类,可以帮助排便,还可以软化血管。
赵俐黎提醒:“有些老年人觉得自己上火,每天都喝好多水。其实不建议老年人喝太多水,每天摄入的水分不要超过2000毫升,喝水过多容易加重肾脏负担。”
赵俐黎给出了两类保健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虚火上升。
煲汤:
红梨、银耳、蜂蜜煲汤,可清热润肺,促进排便。
山药、枸杞、核桃(水泡,去皮)、大米煲汤,也可以起到滋阴补肾、润肠通便的作用。
泡脚:
艾叶6克,川芎3克,煮水泡脚,同时可以用手按压脚心(涌泉穴),每次要泡到微微出汗即可,出汗多会丢失水分,使阴气更加亏虚。等火气降下去后用热水泡脚即可。
另外,市面上的降火药很多,给出一些主要原料的用途,方便对症选择。
滋阴中药:天冬、麦冬、玄参等;清热泻火药:大黄、黄连、黄柏等;解毒消肿药:连翘、金银花、大青叶等。
无相关信息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