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1-04 来源:未知 作者:药品网ypw.cc 我要纠错
不少人对于脾胃不和、食欲不振等似乎已司空见惯,偶尔的胃疼、精神倦怠等也已经被视为常见症状,认为这是偶尔出现的症状,无需刻意关注。其实这些偶尔出现的症状可能与脾胃不和有一定的相关性,与不良生活习惯相联系,这些症状的出现也在提醒人们应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症状严重,人们还是应选择用药或到医院诊治。
腹胀、胸闷呕吐等均为脾胃不和症状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脾胃虚弱的确容易引起胸闷作呕、食欲不振、精神倦怠、大便溏泄等,中国医学又将脾胃不和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四类,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泄,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等则是脾阳虚的表现, 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打嗝),食少,饭后胀满,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等。总的来说,食欲不振、大便溏泄、腹胀等都与脾胃不和有关。
不合理用药易伤脾胃
引起脾胃不和的原因众多,包括先天性、饮食不当、不科学的生活习惯等,除此之外,不合理的用药也是引起不少人脾胃不和的重要原因。民间一直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合理用药可以治愈疾病,但不合理用药的确存在不少副作用。这一点在儿童中的体现更加明显,儿童患病后,不少家长出于快速康复的考虑,常会在短时间内给儿童服用大量药物,尤其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往往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长期如此还容易影响身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同时也损伤了脾胃。
脾胃不和与生活习惯相关
脾胃不和与先天因素有一定的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饮食及环境下有些人容易出现呕吐、恶心等脾胃不和的反映,而有些人则不然。除去先天因素外,日常生活习惯也与脾胃不和有着很大的关联性。
其实不仅仅是脾胃不和,有专家指出,不少慢性病的形成都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关。以饮食习惯为例,不良的饮食习惯便是导致脾胃不和的重要原因。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随着快餐市场的逐步发展,人们有了更多选择的同时,长期以快餐为主也容易带来一些健康隐患,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现在不少儿童都对洋快餐情有独钟,其实洋快餐的烹饪方式以炸为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热量、脂肪等。人们过多摄入快餐,较多的热量、脂肪等不仅增加了消化系统的负担,长此以往,也会导致肥胖等问题。
除去日常饮食的种类之外,饮食的规律与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有营养学家倡导“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饮食习惯,其实这也是对人们日常饮食的基本要求,但结合现实来看,恐怕有不少人的饮食习惯都很难达到这个要去。对于不少上班族来说,一顿丰盛的早餐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奢侈品,很多人经常不吃早餐或在路边摊随意解决。由于工作等原因,晚餐也经常吃得太晚或太丰盛,其实这些都不能算是合理的饮食习惯,有专家指出,晚餐进食时间过晚以及进食过多、油腻饮食会导致胃食管反流及食管黏膜的损伤。同时,长期摄入高脂肪类食物,会使体内胆固醇增加或肝脏合成胆固醇量增多,这也是胆结石形成的诱因之一。
■ 健康提醒
脾胃虚寒者可多食用葱、姜、蒜等
正如前面提到的,从致病原因来看,脾胃不和应区分不同情况对待。如果症状并不严重或偶尔出现,人们可以通过饮食疗法达到治愈的目的,对于脾胃虚寒,或容易出现胃痛、腹痛等的人来说,可以适量多摄入一些性味辛热的葱、姜、蒜、韭菜等,脾胃虚弱的患者可以多摄入一些红枣、山药、扁豆等。
饮食避免“生冷硬”
除了可以多摄入一些对脾胃有益的食物外,人们也要注意日常的饮食习惯。
总的来说,平时生活中应做到饮食尽量避免“生冷硬”,即尽量少吃生食,因为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饮食应注重温度适宜,食物以“不烫不凉”为宜。
对于本身脾胃较虚弱的人来说,平时还应尽量少吃腌制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做到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尽量避免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
另外,定时定量也是日常饮食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如果脾胃不和的症状偶尔出现,注重饮食及生活习惯一般可以得到改善,如果症状频繁出现或情况比较严重,建议人们选用药物进行治疗或前往医院就诊。
无相关信息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