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是一组复杂的病。中西医皆认为引发精神病的因素可分为精神因素、身体疾病、遗传因素以及个体的特异体质的易感体质等。西医的“精神病”相等于中医的“颠、狂、郁”证。
西医对精神病治疗着重于对中枢神经的控制,所使用的药物如安定、氟丙嗪、氯氮平、五氟利多等都是对患者精神症状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优点是见效快,服药后能使部分患者精神症状很快缓解,缺点是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且副作用多,停服药的就可能使病情复发,原因是西医学对精神病的病因并没有根本的认识,所谓治疗只是对中枢神经进行暂时控制,起到平和、缓解精神症状的作用。这就说明西医对精神的治疗只是维持型的治疗方法。新型抗精神病药品的用于临床如奥氮平、维思通等也只是在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药物对中枢神经的控制有一定的进步,但依然是需要患者长期服用,副作用依然很强,再则昂贵的药价也使得患者及家庭无法承担。
中医着重于“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存在着络属、毗邻、传变的关系。若人体任一脏腑组织器官发生病变,除了其本身的功能异常外,还常常影响到别的脏腑,甚至造成整体功能的紊乱。同时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说明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有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存在着络属、毗邻、传遍的关系。若人体任意脏腑组织器官发生病变,除了其本身的功能异常外,还常常影响到别的脏腑,甚至造成整体功能的紊乱。同时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说明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
中医学的辩证论治就是运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病史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辨明病理变化的性质和部位,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候”,这个过程就是“辩证”。“论治”,就是在辩证基础上确立治疗法则。辩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证”与“症”的概念不同。“症”是症状,如头痛、失眠、心悸、烦躁等;“证”是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以及致病因素与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等,它深刻、全面、正确地反映了疾病的本质。辩证论治不同于“对症治疗”和西医所说的“辨病治疗”。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也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其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
重视整体、辩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突出特色,就是避免了“头痛只医头、脚痛只医脚”而造成的顾此失彼的弊端。山西运城慈爱医院在精神病的治疗中充分利用这一特色起到了标本兼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