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患过敏性疾病者数量急剧增加,药品市场上也随之出现了琳琅满目的抗过敏药。从20世纪40年代第一个抗组胺药问世后,就不断有不同的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出现于市场,先后有异丙嗪(非那根)、羟嗪、去氯羟嗪、扑尔敏、多虑平、脑益嗪、赛庚啶、酮替芬等,这类药物口服后经胃肠吸收,30分钟起效,药效持续4~6小时,其副作用有乏力、嗜睡、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及口干等。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先后有阿司咪唑(息斯敏)、特非那定(敏迪)、氯雷他定(开瑞坦)、西替利嗪(仙特明)、咪唑斯汀(皿治林)、地氯雷他定(恩理思)及非索非那定等,这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小,没有或仅有轻度嗜睡作用。那么,治疗过敏性疾病如何选用药物呢?有关专家建议:抗过敏药不妨换着吃。
不同种类的抗过敏药都有其自身的作用机制和抗过敏特性,各种药物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方面侧重点不一样。例如寒冷性荨麻疹用赛庚啶效果好,热性荨麻疹用安太乐疗效显著,顽固性荨麻疹可联合应用H1和H2受体拮抗剂;治疗急性荨麻疹,应选择起效时间快的抗过敏药,治疗慢性过敏性疾病,因需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则应选用一些无嗜睡作用、其他副作用也相对较小的药物,比如氯雷他定、咪唑斯汀或地氯雷他定等;而对于慢性、顽固性或病情较重的急性过敏性疾病,同时使用两种或几种抗过敏药,即联合用药,可以增强治疗效果。用药时应注意所选药物应各属于不同的类别:白天宜使用无镇静作用的药物,晚饭后或睡前应用具有镇静安眠作用的药物。长期联合用药者,在病情稳定,症状控制后,不应立即停用所有药物,而应先从一种药物撤起,逐渐停用药物,这样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
抗过敏药也可导致过敏,其中以扑尔敏、苯海拉明最为常见。能够参与或导致过敏反应的化学介质种类繁多,而且过敏反应的过程极为复杂。当抗过敏药只能阻断过敏反应中的某一环节或化学介质的释放,而不能阻断全过程时,过敏反应仍可发生。如果患者在服用抗过敏药后原有疾病不愈反而症状加剧时,应考虑到药物过敏,而不要误以为是药量不够所致,如果继续加大剂量,可能会发生危险。所以当使用一种抗过敏药无效时,可以考虑换用另一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过敏药。
任何一种抗过敏药都存在耐药性,有些患者仅仅服药一个月,就出现了极强的耐药性,此时需要换另一种抗过敏药继续治疗。还需注意的是,孕妇尽量不要服用抗过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