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24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杰克逊私人医生被控因滥用镇静剂而“过失杀人”,专家提醒——
●因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失眠、焦虑患者滥用镇静药现象越来越多
●专家提醒:镇静药半衰期较长,短时间内反复服用可致呼吸困难
美国流行音乐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猝死已逾半年,显示他“被杀死亡”的证明日前才被英国媒体正式曝光。其实际死因是否真与私人医生穆雷有关?谜团虽然至今未解,但检察部门已以“过失杀人罪”指控穆雷。穆雷认为自己“冤枉”。但据熟悉麻醉用药规范的专家分析,穆雷败就败在对镇静剂的使用风险了解不透。
这一案例提醒人们:镇静药物远不同于普通的抗菌素、中成药、外用药,并非任何专科的医生都可以用,而没有相关医学常识的普通人更容易滥用!专家临床发现,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目前因精神高度紧张而导致失眠、焦虑甚至出现心理疾病的人群有增无减,不少人长期依赖安定类药物,有的使用剂量甚至越来越大。但即使是普通的安定片,半衰期都比较长。专家提醒,即便短时间反复服用,也可导致呼吸困难、呼吸抑制等严重问题。
事件
医生滥施镇静剂 流行乐天王毙命
迈克尔·杰克逊猝死已近半年多,英国《世界新闻报》近日宣称独家取得其死亡证明,发现他确被“谋杀”,而其生前的私人医生穆雷已以“过失杀人”罪名被起诉。穆雷接受调查时透露,在杰克逊去世前的6周他每天晚上都为杰克逊静脉注射镇静剂丙泊酚以治疗其失眠症。在他去世当天凌晨1时多,穆雷给饱受失眠之苦的杰克逊服用普通安定片后起不了作用,凌晨2时又为他注射了氯羟安定;3时,杰克逊仍无法入睡,于是又注射了咪唑安定。当天上午10时多,他又为杰克逊注射了25毫克的丙泊酚,等药物发生作用后便离开去了洗手间。可不到两分钟他返回房间时,杰克逊已没了呼吸,立即做人工呼吸也无济于事。随后杰克逊被送院抢救,但不久便宣告死亡。
穆雷认为将杰克逊之死归罪到他身上很“冤枉”。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马武华教授指出,丙泊酚并非普通的镇静剂,而是麻醉药。穆雷虽获得在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和内华达州的行医执照,但非专业的麻醉医生,所以才会出现用完药后去上洗手间的严重失误。临床上,专业人士都懂得,在注射了丙泊酚之后必须密切观察病人呼吸循环是否完全正常,“哪怕只离开短短几十秒,病人也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担忧
压力大 滥用镇静药现象增多
“镇静类安眠药物在全球范围内被大量服用甚至滥用的现象已愈演愈烈,杰克逊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马武华分析称,由于工作、升学、就业等多方面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加上生活节奏的增快,不少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的人出现失眠、焦虑症状,甚至出现心理疾病,像杰克逊一样依赖使用镇静药的人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多。
据悉,美国专家曾进行过一项调查,20%的被调查者称自己的精神曾濒临崩溃;世卫组织的另一份报告则表明,约有30%~40%的求医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或心理上的问题。而在国内,本来是长期失眠的老年人才会选用的安定之类的镇静剂,近几年也出现滥用的苗头。据《家庭医学》报道,武汉等大城市甚至出现过中学生滥用安定类药物的现象。他们由于“学习紧张、上名牌大学的精神压力大”,“对前途丧失信心”,“有时夜晚失眠”,于是“借药消愁”,用安定类药物来麻痹自己。
近年来,国内对于镇静药物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但仍有不少患者找医生一开药就是个把月甚至更大的量。药物拿到手后,不少患者连说明书都不细看,一出现睡眠障碍或是焦虑加重,甚至不遵医嘱便自行加大服用剂量和次数,导致越服越上瘾、越来越依赖。
告诫
反复服用镇静药风险大
“杰克逊的猝死再次提醒我们,镇静药物远远不同于普通的抗菌素、感冒药、中成药、止咳药或者外用药,不是任何科的医生都可以开、并能正确使用的。”马武华称,这类药的使用要比其他基础药物严格得多,并非随便任何医生都能了解并处理用药后出现的危险。穆雷就是个例子,理论上,他每次为杰克逊所施的镇静剂似乎都没超量,对正常人基本影响不大,但他没有重视要结合病人的个体差异(杰克逊身体极其虚弱)来用药,又对复合用药后药物的副作用增强也认识不够。正是他的疏忽甚至是无知,导致了“过失杀人”的悲剧。
“实际上,这种无知在使用镇静剂的人群中十分普遍,令人担忧!”马武华提醒说,临床上,有些经常要花脑力做大量文案工作的人,即使下了班脑子也停不下来,长期靠安定类镇静药物助眠,在产生依赖、出现耐药后,重复甚至交叉使用好几种药并擅自加大服用剂量和次数,其实这种做法跟穆雷医生的无知一样危险。他解释说,镇静药物的半衰期相对都比较长,即使是短时间反复服用,也可导致呼吸困难、呼吸抑制等严重问题。特别是事先服用了阿片类镇痛药物的患者,在服用安定类药物时需相应减量。尤其是机体代谢功能下降的老年人或心肺功能不好者更应减量,以免出现类似杰克逊一样无可挽回的意外风险。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马武华教授
无相关信息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