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8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狐臭多发生在腋下,因此狐臭也称腋臭,狐臭的味道类似与狐狸体味,那么,为什么女性会狐臭?狐臭的原因是什么?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五因素可导致女性狐臭
1、遗传因素
导致狐臭病因的发生因素。如果家族长辈中,有患病者,下一代患病很可能患病。通常,父母一方患病,其子女遗传概率就有50%。
2、不良的卫生习惯
狐臭是由腋窝发出的,而且是指汗腺分泌物与微生物作用之后的产物所散发出的特殊臭味,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这会导致腋下产生大量的细菌大肆繁殖。在腋窝皮肤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及棒状杆菌作等,这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即狐臭。
3、精神压力
如今的现代社会生活,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都很大,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等状态,精神压力过大的时候,这很容易导致女性出现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情况,导致内分泌失调,最终引发出现狐臭。
4、剃腋毛、刺激汗腺
夏天,很多爱美的女性为了穿上性感的衣服,总是喜欢把自己的胳肢窝的腋毛剃掉,其实殊不知过度刮腋毛、搔刮腋下等刺激这很有可能造成汗腺增生、肥大,导致腋窝部出现异味等情况,得不偿失。
5、饮食结构不合理
过多的喜爱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也很容易容易诱发腋臭的情况。那么喜爱肉食的人群,导致人体质呈酸性,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这很容易产生酸性物质过多,汗液也会酸化产生异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狐臭问题。
隔蒜泥灸法去狐臭
狐臭,中医称之谓“体臭”、“狐燥”、“狐气”、“胡臭”。早在《外台秘要》中就载有:“病源人腋下臭,如葱豉之气者,亦言如狐狸之气者,故谓之狐臭,此皆血气不和蕴积,故气臭。肘后疗人体及腋下状如狐狸气,世谓之胡臭。”明代医家胡侍在《真珠船·腋气》写道:“今谓腋气为狐臭,狐当作胡。故《千金方》论云:‘有天生胡臭’。”
中医学认为狐臭的病因与患者禀于先天,承袭父母腋下秽浊之气,熏蒸于外,从腋下而出;或因过食辛辣厚味之品,致使湿热内蕴于腠理汗孔所致;或由天热衣厚,久不洗浴,使津液不能畅达,以致湿热秽浊外堕,熏蒸于体肤之外而诱发。用隔蒜泥灸法治疗该病效果较好,且简便易操作,大家不妨一试。
方法
令患者取舒适卧位并使患部充分暴露,将患部毛剃除干净,并将优质淀粉调成糊状,外涂患部,待淀粉自然风干,取大蒜适量,去皮捣烂如泥,做成厚约0.3厘米的蒜泥饼,中间用缝纫针穿刺数孔,以患部可见较粗大的汗腺为宜,将蒜泥饼放于患部,把纯艾绒用一手拇、食二指搓成纺锤状,以拇、食、中三指捏紧置于平板上,用力压紧,制成上尖下圆、呈圆锥形如大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放于蒜泥饼上,用线香由艾炷顶尖部点燃,令其自燃成灰,或患者自觉施灸部有发烫感时,将艾炷移除为一壮,再如前法换一壮继续灸,不拘壮数多少,连续施灸至患者自感患部温热、舒服,但不致烫伤为度。每日一次,每次灸30分钟左右,10次为1疗程。休息5天后根据患部较粗大的汗腺萎缩及臭味、汗量减少的(消失)程度,再隔日或每周两次如前法,巩固治疗至彻底痊愈。
该法前期用优质淀粉调成糊状,外涂于患部,是利用淀粉与汗液反应后,能够将较粗大的汗腺充分暴露,为第二部隔蒜泥灸找到施灸“靶点”做准备。
隔蒜泥灸又称蒜钱灸,该法首载于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在汗腺处直接隔蒜泥灸可起到宣通气血,畅行营卫,拔毒于外,即所谓 “散其毒,移重就轻,转深于浅”,促进患部较粗大的汗腺自行萎缩凋亡,从而使臭味、汗量减少(消失),狐臭也随之消失。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