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8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岭南传统天灸疗法是岭南地区最具群众基础的中医传统疗法。2016年7月7日,广东省中医院一年一度的“三伏天灸”活动顺利开展,自1984年开展此天灸疗法以来取得显著疗效,深受广大市民热捧,近年来每年三伏天参与天灸贴药人次达20万。家庭医生在线编辑在活动现场获悉,根据“春夏养阳,冬病夏治”原理,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期,是温熙阳气、驱散内伏寒邪湿邪的最佳时机。在三伏天贴药,通过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药物作用于所选穴位,能促进血液循环,对肺脾肾胆等脏腑功能有调节作用,还可以调整和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广东省中医院天灸活动首日火爆
广东省中医院天灸活动现场
7月7日,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门诊楼前广场特设天灸治疗区接待络绎不绝的市民,其中以老年人和小孩居多,市民有序地排队等候医务人员进行天灸贴药。其中,有不少市民是去年或前年已敷贴,今年坚持过来继续治疗。
现场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天灸贴药
天灸治疗对肺系病症、各种痛症疗效显著
据家庭医生在线编辑了解,天灸疗法适合任何体质的人群,其中对体质偏虚、阳虚及风寒湿型痹症(疼痛)患者疗效更佳。来自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的李滋平教授介绍道,天灸疗法可适用于鼻炎、哮喘、慢性咽炎等肺系相关病症,最新调查数据显示鼻炎患者比重高达40%,许多患者反映天灸治疗后过敏性鼻炎、哮喘的症状均得到十分明显的改善。
李滋平教授还提到,天灸疗法对各种痛症也有明显疗效,以颈肩腰痛症患者居多,约占30%。同时还包括关节炎、痛经等慢性疼痛疾病,这些患者大多患有两种或以上疾病,其疼痛程度往往已达到中重度以上。此外,天灸对于失眠、消化不良等多种其他病症亦有良好疗效。
根据疾病贴敷不同穴位治疗更具针对性
家庭医生在线编辑在现场看到,在天灸治疗区将不同适应症分成3个区域,市民可根据自身病情选择相应的区域排队。李滋平教授表示,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展,如今天灸贴药时已增至8个穴位,可使调整脏腑经脉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让疗效更为显著。同时,根据每个人自身病情的不同,所选定贴敷的8个穴位也不一样,使天灸治疗更具有针对性。他还提到,未来的天灸治疗,将根据不同疾病采用不同的药方配置膏剂,进一步提升防病治病的功效。
天灸药贴
专家提醒:天灸后不宜立刻吹空调
为了巩固天灸疗效,李滋平教授建议,在天灸治疗期间饮食要格外注意,宜保持清淡饮食,不宜嗜吃生冷。贴药后不宜进行剧烈活动以免大量出汗导致药膏脱落,更不易立刻进入空调房以防损伤正气影响疗效,应选择一个空旷场所休息片刻。最后,李滋平教授强调,天灸一个疗程为3-5年,一定要每年坚持治疗,每年最少进行3次贴药,才能真正起到保健的功效。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 李滋平教授
专家介绍:
李滋平,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穴位注射协作组组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骨伤微创水针刀学术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针灸学会经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香港医院管理局针灸操作安全指引专家。从事针灸治疗脑病、痛症及杂病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面瘫、中风病、颈肩腰腿痛、头晕头痛、失眠、耳鸣耳聋、肥胖症等疾病的诊治。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