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是很多人都不愿面对的一种疾病,现在天气慢慢转凉,也正是皮肤病高发的时段,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应该如何应对瘙痒性皮肤病:
什么是瘙痒性皮肤病?
瘙痒性皮肤病是一组以瘙痒为突出表现的感觉神经机能异常性皮肤病。多数病因复杂,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全身性瘙痒皮肤病有内因和外因等因素。常见的内因有感染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自身免疫病、妊娠、神经性及神经精神性瘙痒、药物或食物过敏、自身中毒、酗酒等。外因包括环境因素(季节、气温、湿度、工作场地等)、生活习惯(使用碱性强的肥皂、穿着毛衣或化纤物)、皮肤情况(皮肤干燥、皮肤萎缩)等。临床表现为全身或局部一处、多处呈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的瘙痒,有时还可有烧灼、蚁行等感觉。瘙痒的时间长短和程度轻重不一,与季节关系明显,饮用酒类、浓茶、吃海鲜、情绪刺激、衣服摩擦,甚至某些暗示等均可使瘙痒发作或加重。
拔罐温灸可缓解
瘙痒性皮肤病与中医“风瘙痒”“痒风”相类似。病因多因风邪所致,即诸痒皆属于风和虚。“血虚生风,风盛则痒”。治宜养血(凉血)润燥,祛风(疏风)止痒,利湿、散寒、清热,止痒。治疗时令患者先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出肚脐,将火罐拔于肚脐(神阙穴)处,留罐5分钟(视之皮肤潮红充血为度)。起罐后随即将麝香风湿膏外贴于肚脐眼处,防止拔罐后外受风寒导致肚痛、腹胀。接着将艾条点燃后对准瘙痒处(点燃端的艾头与穴位处皮肤的距离约1寸左右),以患者自觉局部温热、术者视之泛红但不致烫伤皮肤为度,根据瘙痒面积大小每处施温和灸10~20分钟。肚脐眼处拔罐每周2次,瘙痒处温和灸每日1次,连续施术15天为1疗程。
中医认为,无论是虚实寒热哪种邪气所致的瘙痒性皮肤病,皆可用温和灸治之,利用艾灸时热力渗透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再配以神阙穴拔罐,由于该处联系全身经脉,通过经气循行可以交通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在此拔火罐刺激能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扶正祛邪。
拔罐需注意这些
拔火罐不是随意“拔”的。我们知道,拔火罐方法很多,如闪罐、走罐、留罐等,但家庭或保健按摩中心用留罐的方法较多。而拔火罐一般用镊子夹一小团棉球,蘸上适量酒精,罐口斜下,点燃棉球,伸入罐的底部绕1~3圈后抽出,并迅速拔上。
值得注意的是,拔火罐最好用95%的酒精棉球点火,点燃之前,要检查棉球的干湿度,太干火力不足,太湿酒精下滴(可将湿酒精棉球挤一挤或甩一甩),尽量不要让燃着的棉球碰到罐口,以免烫伤或烧伤皮肤。
其次,拔罐前要检查罐子是否完整,有无裂缝,罐口是否平整无缺。同时,罐子不要太薄,防止割伤皮肤。还有,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适宜的罐,像宽阔而肌肉丰厚的背部、大腿处,可以使用中、大罐,而小腿、手臂和颈肩部则适宜用小罐,火罐的罐口要对准施术的部位。
至于留罐的时间则根据病情、部位决定。一般留罐10~15分钟,大罐吸拔力强,可适当缩短时间,否则可能会起泡。若是起泡比较细小,则不用特别处理,一般会自行消退;起泡较大时最好到医院处理,先局部消毒,然后用消毒针具刺破,敷上消毒纱布。
另外,起罐时别使劲往下拔,要一手握罐,一手压旁边的皮肤,让空气进去,罐自然就下来了,拔罐之后皮肤上的紫斑一般两周能消失。吃得过饱或饥渴时不宜拔罐。皮肤有过敏、水肿或者溃疡的地方以及孕妇的腰骶部和腹部都禁止使用拔火罐。
总之,操作者一定要集中精力不能分心,按规范操作,切切不能在操作时三心二意,或马马虎虎,否则,还会出现被严重烧伤的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