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8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拔火罐一定要找准穴位,这样才会有效果。而人体穴位最多的地方就是脚底,因此,脚底拔火罐是有很多你所不知道的好处的。今天,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脚底拔火罐的好处和注意事项是怎样的吧。
火罐的种类
在介绍拔火罐的功效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下火罐的种类,一般常用的火罐主要有下面四种:
竹筒火罐:取坚实成熟的竹筒,一头开口,一头留节作底,罐口直径分3、4、5公分三种,长短约8~10公分。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至于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过于干燥,容易透进空气。临用前,可用温水浸泡几分钟,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漏空气然后再用。南方产竹,多用竹罐。
陶瓷火罐:使用陶土,作成口圆肚大,再涂上黑釉或黄釉,经窑里烧制的叫陶瓷火罐。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几种,陶瓷罐,里外光滑,吸拔力大,经济实用,北方农村多喜用之。
玻璃火罐:玻璃火罐,是用耐热硬质玻璃烧制的。形似笆斗,肚大口小,罐口边缘略突向外,分1、2、3种号型,清晰透明,便于观察,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因此,玻璃火罐,已被人们广泛地使用起来了。
抽气罐:用青、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须光洁,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便于抽气时应用。现有用透明塑料制成,不易破碎。上置活塞,便于抽气。
脚底拔火罐有什么好处?
1、脚底拔罐有通畅脚底气血的好处。拔罐本身就是通过罐的负压和热力作用来刺激局部的经络和穴位,来调理和治疗疾病的,而脚底是为肾经所在,拔罐能够助肾阳,行气而利湿。同时肾为五脏之主,对全身也有调理作用的,这个跟做足底按摩的效果机理是一样的。
2、脚底拔罐有预防疾病的效果。脚底主要有涌泉穴、失眠穴等穴位,经常拔脚底对调节血压、失眠、心脏病、哮喘、便秘、腰腿酸软等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预防保健效果。而且经常拔拔脚底,还可以疏通经络,增强体质。
3、脚底拔罐可助肾气旺盛。肾是主管生长发育的重要脏器,肾精充足就能发育正常,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头发乌亮,性功能强盛,反之,若肾精烽,则记忆减退,腰膝酸软,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关键穴位,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经常拔它能够补肾、名目、颐养五脏六腑。
脚底拔火罐的注意事项
拔罐部位或穴位,一般应选择肌肉丰满、皮下组织充实及毛发较少的部位为宜。吸附力过大或时间过久,有时可使拔罐部位的皮肤起泡。
初次应用拔罐及体弱、紧张、年老、儿童等易发生意外反应的人,宜选小罐且拔罐的个数要少,选卧位并随时注意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处理。
拔火罐时动作要做到稳、准、轻、快。
拔罐时不要移动身体改变体位,以免罐具脱落。拔罐数目多时,罐具之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具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因罐具间互相挤压而脱落。
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泡无需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拔罐并非人人都适合
上述我们了解了很多拔罐的好处,但是,也不是说所有人都适合拔火罐的。
首先,有心脏病、皮肤病、血液病、各种传染病的人,以及体质特别虚弱的老年人最好慎用此法。血压低的人也不能拔火罐,以免加重原来的疾病;其次,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刺血拔罐,否则皮肤不容易愈合,容易并发其他炎症。
另外,拔罐时千万不能对着空调或风扇风口,以防风邪入侵。更重要的是孕妇、月经期女性也不应轻易拔火罐,以免加重症状,甚至拔罐可能引发孕妇先兆性流产。
一般来说上午到中午的时间是属于人体的阳气上升的阶段,这个时候如果拔火罐的话对自身的湿气调节比较有帮助,所以建议是在上午九点之后以到十二点之间去医院进行拔火罐的话比较好。
拔火罐时间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通常建议夏季留罐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冬季可以留罐15~20分钟。
拔火罐一定要找准穴位,这样才会有效果。而人体穴位最多的地方就是脚底,因此,脚底拔火罐是有很多你所不知道的好处的。今天,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脚底拔火罐的好处和注意事项是怎样的吧。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