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人群用药药酒偏方秘方中药疾病用药维生素抗生素用药常识疫苗药品资讯药店

不同颜色罐印意义也不同 这几点需注意

时间:2019-03-18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中医拔罐后多少都会留下罐印,但是,有些人发现不同人的罐印不一样,有红有紫甚至还有白色。下面我们就来聊下不同罐印的意义是什么吧:

不同颜色的罐印有什么意义?

一般来说,拔罐之后的颜色常见的有红色,紫色以及灰白色。

紫色:血液循环异常的患者拔罐后一般会出现紫色或者黑紫色的罐印,尤其是血瘀患者,拔罐后更易出现这种颜色的罐印。还有一类患者,也就是血瘀患者,或者说是体内淤血,拔罐后也会出现这种颜色的罐印。如果患者发现拔罐后出现这类罐印,可以适当吃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或者食物。如果皮肤发紫还伴随着斑块,说明患者可能患有寒湿。

鲜红色:体内热的人拔罐后出现的罐印是鲜红色的,如果拔罐后罐印呈现这个颜色平时可以多吃降火的食材。相对紫色的罐印,鲜红色的罐印还是较为少见的,要尤其重视。还有一种人虽然拔罐后皮肤发红,但是却不是鲜红色,这也是内热的一种体现,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贫血或者是血液运行不畅等症状。出现鲜红色罐印的患者,容易患三高,因此平时就可以多尝试一些泻火和活血的药物,注意饮食,少吃上火的东西,做好三高的预防。

灰白色:假设拔罐后罐印的颜色并不是紫色或者是鲜红色,而呈现的是白色,说明患者体内的寒气比较重,身体是处于虚寒症状的。这类患者生活中可以适当吃些补益的食物,去除身上的寒气,进行调理身体。

拔罐的注意事项

进行拔罐,首先要选好罐子,根据病情需要找到适合的竹罐或者是玻璃罐子,操作时手法要稳、准、快,扣罐的时机、速度、罐具大小、罐内温度等均需要控制。

拔罐部位的选择也很重要,最好选择肌肉丰满、皮下脂肪丰富、毛发较少的部位,有明显血管出现的,或者是皮肤较为细嫩的部位君不适合拔罐。

拔罐过程中要时刻观察皮肤状态,注意全身和局部反应,如果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呼吸急促、脉细数等症状时,应及时取下罐具,让患者保持头低脚高平卧,同时适当喝一些温开水,休息片刻即可。

拔罐时,要叮嘱受术者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罐具脱落造成烫伤或碰伤。拔罐数目较多时,施罐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具牵拉皮肤而产生疼痛或因部位拔罐重叠导致皮肤破损,甚至会因罐具互相挤压而产生脱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拔罐并非包治百病 这些人需当心
  • 下一篇:拔罐出水泡并非只有坏处 这几点需注意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步长制药喜讯!国家药监局批准人知降糖胶囊为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
    步长制药喜讯!国家药监局批准人知降糖胶囊
    德州百佳妇婴医院 守护女性与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德州百佳妇婴医院 守护女性与宝宝的健康保驾
    康立明生物长安心®巴西获证,南美破冰!全球准入国家和地区增至42个
    康立明生物长安心®巴西获证,南美破冰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展7.28世界肝炎日开展肝病公益会诊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量、收费标准一网打尽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肠丸,谨防肚痛腹泻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邀出席“一带一路”沿线交流会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虚拟手机号码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