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9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气功通过运动四肢、躯体可促使经络畅通,并运用呼吸、意念调节气血运行,从而达到减肥、美肤,进而预防多种疾病的效果。不少老人都会有练习气功的习惯,那么练习气功有什么要注意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气功练习有三禁忌
一、不认真研究功法中的行功原则,只希望迅速见到效果,对各种功法都相信又都怀疑,企图通过几次试验,就得出某种功法灵不灵,或是不是适用于我的结论,结果今天试试这种,明天试试那种,甚至一次练功试验好几种,见异思迁,周而复始。
二、对各种功法都感兴趣,想练这种放不下那种,想练那种舍不得这种,结果每天早中晚分练几种功法,自以为可以一箭双雕或广种博收,其实是互相干扰,一事无成。
三、从心所欲综台各种功法,如姿势甲式,呼吸乙式,意守丙式,动作丁式,自以为能够集各家之长,其实是五花八门、不伦不类,本来很好的功法弄得面目全非。
以上三忌如果不能避忌,任凭你下多大功夫,难入气功之门。此非功夫负人,而是人负功夫。那末,怎样选择功法呢?答案是很明确的,就是选定一种功法,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从一而终,久而久之,自得其效。舍此没有捷径。
两种气功锻炼功法:
动功
第一步:伸臂收腹。平躺在垫上,自然向头部后面伸直手臂,两手相扣,手臂贴着耳朵收缩腹部,把肩胛骨向上提重复25~50次。
第二步:收腹提臀。仰面躺在地板上,两手平放在地板上,或者交叉抱在脑后两腿膝盖向胸前收,使它们成90度收缩腹部,收臀离地使两腿向上移动动作的幅度很小,只是提臀而已,不用摇动两腿,重复25~50次。
第三步:左右伸脊。平躺在垫上,两手放在下腹部上,通过将左右下肢向下拉伸呈行走状,以活动脊柱旁肌肉,重复25~50次。
静功
第一步:调匀呼吸。又称“调息”。即把呼吸分解为吸、停、呼三阶段并缓慢调匀,使呼吸持续稳定。建立鼻呼鼻吸、气沉丹田的条件反射。呼吸时,大脑要有意识地诱导,使气下沉丹田,逐渐、耐心地建立条件反射。
第二步:意守丹田。又称“调心”,即在意念活动中,想象以腹内脐下一寸五分处的气海穴为中心形成一个球形,使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意守应自然,不可无意去守,亦不可强守,应是似守非守。愈静则效果愈好,达到稳定安静的半睡眠状态,可对高级神经中枢起到保护性抑制作用,结合内脏自然而平缓的活动,使身体各部的机能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练呼吸时要意守呼吸,体会呼吸的柔和自然,舒适平稳,达到“意念合一”。
第三步:缓慢收功。练完功后不要急于起来,要以肚脐为中心,用一手掌按在肚脐上,另一手掌心贴在这只手的手背上,两手同时以肚脐为中心揉转,先由内向外,由小到大缓缓划圈,左转三十圈。稍作停顿后,再由外向内,由大到小划圈,右转三十圈,到肚脐处停止,即是收功。然后可以随意活动身体,但不要做剧烈运动。
注意事项:正确认识,去伪存真功前准备,提高效果遵循指导,掌握要领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注重总结,防走弯路。
练静功至一定程度,会觉丹田部位有一股温热气感真气聚集、储蕴。下伸至会阴穴,往后向上升经督脉经络的长强、夹脊、玉枕、百会等穴,再向前往下,循任脉经络由“膻中穴”回到“丹田穴”,出现任督经气循环的感觉小周天循环。再进一步锻炼,可出现真气沿全身十二条经络及奇经八脉循环的感觉大周天循环。练功到此,人就会感到周身经络气血通畅,精力充沛。
需要强调的是,静功与动功要相互结合,且要持之以恒进行训练,才能取得最好效果。动功通过舒筋活络使气血得以畅行无阻,静功通过意识诱导呼吸将真气聚集丹田,使之运行全身,两者结合,共奏祛病、健身、减肥、美肤之效。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