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9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气功和太极都是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也是中医很推荐的保健方法。在这里,为大家介绍的是关于练习气功的好处,同时要为大家区分气功的不同流派,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练气功的好处
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练功可使神经功能得到修复和调整。练功时的脑电图呈α波振幅增大,而且集中于额部(这是和闭眼安静枕部呈α波的主要区别),并使左右脑趋于同步,表明脑功能有序化增强。同时,还可使植物神经得到调整;使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思维功能强化。
2、对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练功可使心脏、大循环以及微循环得到改善,还可使血浆雌二醇下降,提示有抗衰老作用。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练功时耗氧量与CO2排出量都降低,可减少呼吸次数,显著增强肺功能。
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练功可使唾液分泌增多,肠胃消化液增多,使肠蠕动增强,加强消化功能。
5、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练功可使脑垂体及全身内分泌组织器官得到合理调节。如使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代谢水平下降,生长素减少,血中胆固醇浓度下降等。
6、益寿延年。练气功可使健康长寿已为众多练功者所证明。智能气功有很多60-70岁以上的辅导员,未练功前多是未老先衰,孱弱不支,练功后恢复了青春活力,成了推广智能气功的骨干,走上了用气功为人民服务的新岗位。科学实验也发现了练气功不仅可以调节性激素的分泌,而且可以延缓老化过程。
7、防治疾病。这是目前练气功最突出的成效。不仅常见病、多发病收到了良好疗效,即使是疑难病患者,甚至垂危病人,通过练气功也有很多人得到了康复。全国400万智能气功学员中,所患疾病的种类可谓应有尽有。
8、增强思维能力。练气功不仅可以增强人的健康素质,而且可以激发人的无穷智慧。因为练气功要求“入静”,“入静”是区别于人体睡眠态、清醒态的第三态。它不仅是一种休息而且能消除大脑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增强人体生命功能,尤其是增强大脑活动的有序化程度,从而大大提高脑细胞的活动效率。
气功的流派
上面我们说了一些气功的好处,那么现在的气功都可以分几种呢?下面,就为大家科普下气功的流派:
纳气派是以吸气屏气为调息方法。南北朝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说:“正身偃卧,闭气不息于心中,数至二百,乃口吐气出之。”现在一般简化为“吸-停-呼”法。
吐气派是以延长呼气时间为调息方法。陶弘景创立了“六字诀”,即在呼气时按口形发出不同的“呵、嘘、呼、(吨字去屯加四)、嘻”6个清音。现在一般简化为“呼-停-吸”法。
禅定派这是一种以意念存想为主的气功流派,又称静坐或坐禅,要求思想内敛,凝心意守,即以静坐为主的功法。
观息法包括默念数字为主的“数息法”和用耳朵听呼吸的“听息法”。
存想法用意念想象的方法来达到排除杂念而入静的目的。存我之神,想我自身。存想的事物或对象,可以是自身内景,如想象五脏六腑的形状、颜色或躯体的某一部位,此即所谓“内视”。也可存想外景,如蓝天、白云、鲜花、美景。如果想象有一团热气,从丹田小腹部行至会阴穴,过尾骶、命门穴(夹脊),再下至小腹丹田,如此川流不息,称为小周天。如果这种内气感应至奇经八脉或十二经脉正经,就称为大周天。
导引派这是以气功动功和自我按摩为主的一种流派。源出远古时代的舞蹈,后来称为导引按(距字去巨加乔)。代表的功法有“五禽戏”、“太极拳”等。
以上就是关于气功的介绍,这是养生保健的好方法哦。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