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芳香疗法如何治病

时间:2019-03-19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芳香疗法如何治病?中医治病的方法中包括有一个芳香疗法,很多人抱有疑问,芳香疗法是如何治病,又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呢,来看看吧。

中医芳香疗法如何治病

中医认为,气味可以无孔不入,香气通过口、鼻、皮毛等孔窍进入我们体内,可以影响五脏的功能,平衡气血,调和脏腑,祛病强身。这个理论也得到了西医研究的证实:气味分子可以促进人体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提高身体抵抗力,同时能调节全身新陈代谢,平衡植物神经功能。

常用四种芳香类药物:

常用的芳香类药物一般分为四种,一是芳香化湿药,此类药物具有健脾燥湿,醒脾化湿的作用,一般用于食少纳呆,周身倦怠乏力,胸闷脘痞,腹泻,苔腻等症。二是芳香开窍药,此类药物具有开窍醒神的作用,一般用于神志昏迷等证。三是芳香活血药,此类药物具有疏通经络,理气活血,止痛消肿的作用,一般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病症及疮疡痈肿。四是芳香行气药,芳香能走窜疏理气机,性温能通行经脉,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胀痛等。

中医常见的芳香疗法

中医的芳香疗法可分为嗅香法、佩香法、燃香法、浴香法、熏香法等。早在汉代,名医华佗就曾用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用来预防“传尸疰病”,即肺结核病。至于今日风行的药枕、元气袋、减肥巾之类的保健品,都是这种传统香味疗法的现代版。香不仅仅外用,而且还可以内服。明代医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记载用“线香”入药。书中说:“今人合香之法甚多,惟线香可入疮科用。其料加减不等,大抵多用白芷、独活、甘松、三柰、丁香、藿香、藁本、高良姜、茴香、连翘、大黄、黄芩、黄柏之类,为末,以榆皮面作糊和剂。”李时珍用线香“熏诸疮癣”,方法是点灯置桶中,燃香以鼻吸烟咽下。除此 之外,还可“内服解药毒,疮即干”。

闻香是芳香对人体最直接的作用方式,现代药理学认为,芳香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还能经过皮肤、黏膜方式进入人体内产生作用,所以通过从植物中提取制成的精油,用于按摩、沐浴,使挥发性的香味物进入人体亦能产生作用。芬芳的香味能使人心旷神怡,放松疲惫的身心,协调人体生理功能、激发自身潜能和防病治病的作用,增强人的内在能量。

药香囊配方是在中医内病外治理论的基础上配制,这些中药以芳香类中药为主,芳香性中药有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的作用,药物挥发之香味直接作用于口鼻、肌肤、经络穴位,通过气血经脉的循行而遍布全身,起到调整机体阴阳平衡,鼓舞正气,抵御外邪。芳香性药物还能借其清气之正,鼓舞人体的正气,辟除秽浊邪气,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闻香的禁忌

当然,闻香也有禁忌。《神农本草经》说到: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当然不是所以有中药香味都适用于所有人。如当归,生姜,薄荷等具有醒脑开窍功效,睡眠质量差,易醒之人则不适宜长期使用。又如艾叶能温经散寒,但体质为实热之人则不宜使用。而麝香是常用香料,其香气浓郁,气味走窜,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消肿,催生下胎的功效,孕妇不宜使用。总之中医的芳香疗法也是属于中医传统疗法之一,使用时亦要根据中医理论及中医药的配合原则。

不过,香疗并非人人适合,尤其是孕妇和婴儿应避免使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排出毒素一身轻松 中医排毒的方法有哪些
  • 下一篇:超实用中医点穴急救十种方法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展7.28世界肝炎日开展肝病公益会诊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量、收费标准一网打尽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肠丸,谨防肚痛腹泻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邀出席“一带一路”沿线交流会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
    品牌就是力量|一正消炎镇痛膏强势登陆央视核心频道
    品牌就是力量|一正消炎镇痛膏强势登陆央视核
    洋参雪哈口服液作用都有哪些:肺肾双补,传世金方,补虚症,不上火!
    洋参雪哈口服液作用都有哪些:肺肾双补,传
    全球首支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价格不到国外产品的1/5
    全球首支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价格不到国外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