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9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现在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问题,可以说颈椎保养是预防远胜于治疗,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检测,看看自己颈椎有没出问题!正常的颈椎活动范围是:屈曲(低头)35°~45°,后伸(仰头)35°~45°,左侧屈45°,右侧屈45°,左侧旋转60°~80°,右侧旋转60°~80°。如果运动障碍,是亚健康的表现。
低头、仰头障碍
低头(屈曲)运动障碍:多见于生理曲度加大,或者生理曲度消失。如果不及时调理,就会出现头晕、头痛、血压波动(偏高或偏低)。
仰头(后伸)运动障碍:多见于颈椎椎曲消失,甚至反弓,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会伴有头晕、头痛,如果不及时调理,严重的会导致椎管狭窄。
自我康复法:虎项擒拿式。
防治机制:此为颈肌自我按摩推拿的方法,可使粘连松解,缺血者增加血运,提高肌容积,增强肌张力。
体操方式:直立稍仰头,双手合拢颈后,用腕关节拿捏颈后肌肉,并提拔8×4次。
注意事项:掌力要沉稳,不要拿伤皮肤。
侧屈运动障碍
多见于颈椎椎体移位、侧弯,左侧屈障碍者多是椎体向右旋转,向左侧弯;右侧屈障碍者多是椎体向左旋转,向右侧弯。椎体旋转、侧弯,如果不及时调理,椎体的旋转、侧弯会引发疾病:发生在下段颈椎,往往伴有肩背痛和上肢麻痹;发生在上段颈椎多伴有头晕、头痛。
自我康复法:侧颈双肩松胛式。
防治机制:侧屈后,可使屈侧肌肉松弛,伸侧肌肉紧张,松肩运动使其各组肌肉起止点受到牵拉、抖动,松解粘连、恢复肌力。
体操方式:正立、自主侧颈,双手下垂,抖、摇动双肩带胛,先前摇8×2次,再后摇8×2次,上下抖动8×2次。
注意事项:如松肩过程,自感有麻痹者,为已有肌肉粘连,应加大力度。
旋转功能障碍
多见于颈椎曲度消失、变直甚至反弓的状态。如果不及时调理,向左旋转障碍会出现胸闷、心跳症状,向右旋转障碍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的症状。
自我康复法:抱肩转胸式
防治机制:运动肩胛内大、小菱形肌对胸椎中轴位的稳定作用(左右平衡),左右转动胸廓,调节肩胛内肌肉对胸椎的平衡力,纠正胸椎关节错缝。
体操方式:正立、双手抱紧两肩,左右转摇胸廓各8×4次。
注意事项:转胸时,尽量腰胯不动。
抱背转胸式
防治机制:双手抱腰背部,以稳定二组肌肉交汇处,转动胸廓,使之肌力协调平衡,久坐充血可消散,损伤可恢复。
体操方式:正立,双手转向背,掌心按压腰背部,转动胸廓,左右转动各8×4次。
注意事项:转动胸廓,头颈随转但骨盆不转。
拍墙松筋式
防治机制:可调整胸椎侧弯继发颈曲紊乱。
体操运动:直立两手抱肩,背斜靠墙,立正将背往墙上拍打,(也可在靠背椅上拍打),力度以自我感觉无痛苦,每次拍打50~100下。
注意事项:有冠心病和支气管哮喘者慎用,如心脏病做了支架手术者禁用。
白领教师学会两招拯救颈椎
白领,教师,司机等有颈椎病不足为奇,治疗颈椎病重在预防,多运动多伸展,才能更好地预防颈椎病来袭。防治颈肩不适、颈椎病的关键是调整姿势和加强功能锻炼。说到后者,平时坚持练两个简单的动作就行。
颈椎劳损,主要是稳定性下降,进而出现骨质增生、韧带劳损或钙化、关节错位等,最后影响到脊髓、神经、血管,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颈椎的稳定性依靠肌肉、韧带、关节囊来维持,这些组织在中医眼中都称为“筋”,通过锻炼可以加强。
第一个动作叫“与项争力”,方法是:两只手放到颈后,用力向前拉颈部,头部则用力向后仰,同时两手的食指、中指从上到下依次按压第一节到第七节颈椎的突起。每次坚持30~60秒,每天做10次。通过自我力量对抗,能锻炼颈部肌肉,从而加强颈部的稳定性。这个动作在急性期做,还可以起到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
第二个动作叫“耸肩后旋”,顾名思义,就是先耸肩,再做肩关节的后旋。这个动作主要锻炼的是肩关节周围的多组肌肉。长时间伏案的人总爱窝在办公桌前,常会感到后脖颈和肩膀的部位发紧,这种颈肩不适往往是颈椎病最早的表现。耸肩后旋的动作与平时的姿势相反,能加强肩部、背部的肌肉力量,从而达到防治颈椎病的效果。此动作10次为1组,每天练习10组以上,效果显著。
经常久坐,站立时间长的人需多保护自己的颈椎,颈椎患病很容易导致供血不足等情况,大家需要引起重视,平时保持适当运动量,科适当运用按摩等方法舒缓紧张,及时给颈椎减压,能让你的颈椎经久不衰,保证健康不减分。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