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9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长期反复的过度腰部劳动、慢性劳损、过度劳损等情况都会造成腰肌劳损,让患者腰痛难忍。中医在预防腰肌劳损有哪些建议呢?
5因素可导致腰肌劳损
中医认为腰肌劳损系感受寒湿、湿热,气滞血瘀,肾亏体虚或跌打外伤所致。“久劳”和“劳伤久不复原”是形成劳损的主要原因。《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也。清代叶桂说:劳伤久不复原为损。根据发病情况,其病因病理可分为以下几点:
1、腰部筋肉急性损伤后,未作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所致。
2、由于多次扭伤腰部,损伤组织撕裂出血,瘀肿吸收不好,使筋肉发生粘连。
3、单一姿势的长时间弯腰劳动、持续性负重,使腰部组织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形成慢性劳损。
4、在剧烈活动或劳动后,受风受凉使湿寒侵入机体,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5、腰骶椎先天变异畸形及体弱或退变等,亦可形成慢性劳损。
多种小动作缓解腰肌劳损症状
按揉穴位
1、揉命门穴。命门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与肚脐相对。右手或左手握拳,以拳尖置于命门穴上,先顺时针压揉9次,再逆时针压揉9次,重复压揉36次。坚持按揉此穴,可起到温肾阳、利腰脊的作用。
2、揉肾俞穴。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双手握拳,将拳尖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压揉,再逆时针压揉。每天坚持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的作用。
3、揉腰阳关穴。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约与髂脊相平。左手或右手握拳,以拳尖置于腰阳关穴上,反复按揉。该穴为督脉上阳气通过处,每天按揉,可起到疏通阳气、强腰膝、益下元的作用。
4、揉腰眼穴。腰眼穴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的凹陷处,与阳关穴相平。双手握拳,用拳尖按揉此穴,可起到活血通络、健腰益肾的作用。
5、拿委中穴。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面腘窝横纹正中点处。双手对搓至热,以两手同时拿揉(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施力)两下肢委中穴,时间约一分钟。可舒筋活络、解痉止痛。
6、捶腰阳关穴。以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松,用拳背部叩击腰阳关穴36次。每天叩击此穴,能起到振奋阳气、强健腰膝的作用。
捏脊疗法
捏脊可以刺激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来治疗腰肌劳损,着重刺激脾俞穴、胃俞穴、肾俞穴等背俞穴。
先趴在床上露出背部,身体放平,尽量让肌肉放松。然后先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腰椎两旁的皮肤、肌肉,再用食指及中指在前导引,拇指往前推,一松一紧,慢慢往肩颈部有规律地捏。每次从下往上捏6遍,每日两次,七天为一个疗程。还有,应该视患者背肌松软程度而选用适当力度。
外敷
1、取当归、防风、牛膝、桂枝、赤芍、羌活、五加皮、威灵仙、艾叶各100g,将上述药材装入布袋中,用水煎煮,待温热后直接将布袋敷于患处,每日1次;
2、取吴茱萸、黑附子、肉桂、干姜、川穹、苍术、独活、羌活、威灵仙、土元、全虫、冰片各10g,细辛6g,红花15g,皂角9g,川椒30g。将上述药物烘干,研成细末,用生姜汁或酒调成膏状,敷于患处。
3、取伸筋草、海桐皮、独活、当归、钩藤、乳香、没药、川红花各若干,将这些药物用水煎煮后,用温热的药液直接擦洗息处。患者可每天擦洗2次,每次擦洗1小时左右,直至病情好转。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