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很多人都知道我们的指甲上面有个小小的月牙,但是你知道吗?这些月牙可以反应身体健康状况!
月牙可反应身体状况
《灵枢》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指(趾)为肢体最末端,若活动自如,爪甲红润,则提示精气充盛,体健神旺,若指(趾)外形及颜色发生变化,常预示着身体气血运行不畅,或预示着某些疾病。
平时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我们的十指指甲下方五分之一处,会出现一条白色弧形的痕迹,被称之为月牙。指甲月牙是阴阳经脉的界线,是人体精气的代表,故也称为健康圈。月牙的发育,会受到营养吸收、环境、身体素质的影响,一般消化吸收功能欠佳时,月牙就会模糊、减少,甚至消失,因此,半月痕的状况,是能显示出人体健康状况的。
正常的月牙,也并不是十指都有,通常双手要有8--10个就说明没有问题。一般月牙的面积占指甲五分之一,以奶白色为好,越白则表示精力越壮,相反,半月痕少则表示精力越差,体质越寒,其免疫力就会比较弱。如果半月痕突然晦暗、缩细或消失,往往表示患有消耗性的疾病,大多是由于夜生活、性生活过多导致精力不足造成的,半月痕消失就很难再长出来,而小孩子在没有发育之前,是没有半月痕的。其次,当半月痕大于五分之一时,多为心肌肥大,易患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预兆。
手指半月牙代表什么
1、拇指半月牙:关联肺脾
拇指半月牙呈粉红色,表示胰脏功能不良,胰脏功能减退,身体容易疲倦,容易感冒,严重会引起糖尿病。半月痕呈粉红色是在本身还没有感觉到任何异常前的警告。
2、食指半月牙:关联胃肠
食指与肠胃关系密切,当食指的半月痕呈粉红色时,表示胃,大肠的消化吸收不良,食欲自然减退。
3、中指半月牙:关联精神
中指与心包经关联,当一个人精神状况不稳定,或过于紧张劳累时,一定会感到精神过度紧张,易头晕、头痛、思路不清、脑涨、失眠、多梦。此时中指半月痕会呈粉红色。
4、无名指半月牙:关联内分泌
无名指半月牙呈粉红色,表示运行于明指的三焦经发生异常。三焦经异常,表示阴阳失调,会因寒或热而引起血液循环不良,易体质下降、阴阳失调,人容易有种说不出的不舒服感,女性会得月经不调等妇科病。
5、小指半月牙:关联心肾
小指一般很难长出半月痕,出现时,多为热症。呈红色时,易患严重的心脏病。
不正常的月牙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一、寒底型。凡月牙越少越寒,无月牙为则寒型。这表示人体内阳气虚弱而阴寒较旺盛,这种人的脏腑功能会比较低下,气血运行慢,常表现为疲劳乏力、面色苍白、手脚怕冷、心惊、嗜睡、体质下降等,甚至痰湿停滞、气滞血瘀、痰湿结节,易生肿瘤。
二、热底型。凡是小指有月牙者,均属热型。热型的人,其半月痕都大于指甲的五分之一,表示人体内阳气较旺盛,脏腑功能强壮,身体素质较好。但在病症情况下,则是阳气偏旺盛,这类人的脏腑功能亢进,可见面红、烦燥、便秘、易怒、口干、好动等,甚至血压高、血糖高、易中风。
三、寒热交错型。凡月牙的边界模糊不清、颜色逐渐接近甲体颜色者,属寒热交错或阴阳失调。初期以月牙边缘开始不清为主,中期时月牙开始缩小,后期则逐渐减少并消失。
因此,如果指甲月牙一个也没有,这就说明身体健康状况出现了问题,需要通过检查以确诊治疗。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指甲来判断身体是否出现了问题,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还要保持平衡膳食以摄入营养。
手指月牙怎么恢复
如果半月痕减少可以补充蛋白质和黑色食品,如黑米、黑木耳等。尽量保持身力旺盛要适当锻炼。如果身体不大好,或可能有胃病的情况要多休息,多吃蛋白质和维生素,慢慢还会长回来的,指甲月牙过小或消失的人,一般消化功能差一些,身体相对较弱,容易疲劳,如果本身患有胃肠道疾病则应提防十二指肠溃疡。当然疾病的确定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医学检查,最后由医生来作出诊断。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