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女性朋友们每个月都会有那么“不爽”的几天,就是自己的生理期。痛经是困扰很多女性朋友的生理疾病,那么中医是如何看待痛经呢?中医治疗痛经有什么注意呢?
中医将痛经分为四种
一般经痛,可以分为原发性经痛和续发性经痛。中医认为会痛经可能和体质有关,痛经的原因大多与体制有关,经过辨证之后,发现痛经的病患中,常见的有四种类型: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肝肾两虚。
寒湿凝滞型:平常喜欢喝冰凉饮料的人,常常都属于这一型。这一型的病人可能会有四肢容易冰冷,痛的时候热敷可以缓解,吹到冷风就会痛的更厉害。而月经量也会比较少。这是最常见的痛经的原因。
肝肾两虚型:肝肾两虚的症状和气血虚弱型很像,如果月经来时会有腰酸,或平时就有腰酸,到了月经来时腰酸的更厉害,就有可能是肝肾两虚型。中医说“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而肝又是女子之先天”,因此肝肾和痛经有密切的关系。
气血虚弱型:容易疲累,可能伴有贫血,脸色偏黄或偏白,较无血色。说话有气无力,比较小声。痛的时候是绵绵的痛,容易头晕或轻微头痛。这也是一种痛经的原因。
气滞血瘀型:常伴有腹胀、排便不顺、或是情绪压力大的时候症状会更明显,可能会伴随经前胸部胀的很厉害,或者是血液循环较差,肤色暗尘,皮肤干燥,月经来时会有血块。
中医有哪些缓解痛经的方法
外治法
月经前3天,用胡椒粉3克醋调为糊状,分为两份。取胶布两块,将胡椒粉糊置于胶布中,贴双侧涌泉穴并按摩10分钟。
月经前3天开始,每晚用双手重叠,掌心向下压于小腹正中,作逆时针旋转揉摩10分钟,同时从小腹至脐部推摩30~50次。
艾叶50克、胡椒10克、陈皮20克,共焙黄为末,加白酒少许,纱布裹,睡前放于脐下3寸处(关元穴),上压热水袋,具暖肾、温经、止痛之效。
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茴香15克、元胡15克,4药共研细末,用黄酒适量热敷于脐部。宜用胶布固定,冷后可再熨敷,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本法治寒湿凝滞型痛经。
川芎、草乌、香附各0.5克研末,绢包塞入两侧鼻腔10~20分钟,10分钟后将药取出即可止痛,一般需1~3次。6。用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茴香15克、元胡15克,共研极细末,加黄酒适量,炒热后纳入纱布袋中,在温度适宜时置脐部或小腹部,不停地熨敷。药冷却后,可再炒热熨敷,直至痛经消失为止。
茶疗法
姜糖水:用红糖、生姜、山楂各15克,水煎代茶饮,对痛经有一定的效果。
痛经茶:由香附10克、乌药10克、延胡索10克、肉桂3克组成。凡因外受寒湿、气血不足或情志不畅等因素,引起月经前或行经时小腹隐痛、时感胀满或时感小腹阴冷、遇热则舒者,可取上药研碎成末,以沸水冲泡代茶,每天两剂,连服3~5天。
中成药疗法
加味逍遥丸:加味逍遥丸具有疏肝解郁、活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于痛经伴经前乳房胀痛、心烦易怒者。服法是每次6克,每天两次。
元胡止痛片:元胡止痛片具有理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经行小腹胀痛、胸肋胀满者。服法是每次4片,每天三次。
妇女痛经丸:妇女痛经丸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经行小腹刺痛、经行不畅、血块多、血块排出后痛减者。服法是每次30粒,每天三次。
速效救心丸:速效救心丸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药物,为中医急症必备中成药之一,由川芎、冰片等组成,有芳香温通、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除冠心病心绞痛之外,其对痛经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痛经发作时,单纯使用本品即可达到止痛效果。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