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7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五一”快到了,许多人又开始计划出游了,不过在旅游途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比如腹泻就是最令我们头疼的旅游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另外,一些有出游打算的老年人也要谨防旅游途中的一些突发疾病,专家提醒,有些老年人是不适合长途旅行的,因此出游前,了解相关的健康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准备工作。
哪些老人不适合长途旅行
老人在旅游途中突发心血管病,出现意外的例子不少,因此老年人长途旅行一定要多加注意。从医学的角度讲,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不稳定的心绞痛、充血性心脏衰竭、心肌梗死病后1个月以内、脑中风病后2周、肾功能不全等患者均不适于长途旅行,另外,较严重的呼吸器官疾病,如肺气肿、肺心病急性发作的患者,也不适于长途旅行。
所以,老年人外出旅行出行前最好做个体检,了解自己是否合适出行,是适合短途旅行还是长途旅行。另外,某些患有慢性疾病者应征得医生同意,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谨慎选择旅行线路,最好挑选旅行强度小、体力消耗少的项目,此外还应关注旅行目的地的气候、海拔等条件,不宜选择温差过大的地区。
老年人外出旅行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备足相关药物,以防旅行途中旧病复发。患有慢性疾病者应征得医生同意,外出前切不可忘带常用药,并且注意及时服药。
路途中,在餐饮方面应选择清淡的食物,但要保证适当的蛋白质。蔬菜、水果要多吃,以防便秘;多喝水,还应喝些含盐的饮料,以补充体内水分和盐分的流失。
另外,要避免过度疲劳。在攀山登高时要量力而行,以免劳累过度,加重心脏负担,引起旧病复发。春季旅游旺季,气候多变,故春游不减衣,还要带上雨具,以防不测风云,使身体受凉。有时一个小小的呼吸道感染可能会诱发心脏病,或使其病情加重,导致心脏性猝死等悲剧发生。
看看你旅游时需带哪些药
“五一”出游,难免遇到一些小病小伤的,因此出门时随身带上一个小药包必不可少。不过出门在外,各类药物不必全部备齐,应根据自身情况准备。
药物种类 作用及注意事项
晕车药
乘车、船、飞机前半小时服用能避免眩晕、呕吐等反应,若需要可隔4小时再服1次。24小时内不得超过4片。
扑热息痛
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神经痛与关节痛等,每天用量不得超过2克,每个疗程不得超过10天,3岁以下儿童禁服。
维C银翘片
用于流感、发热、头痛咳嗽、四肢怠倦、咽喉红肿。板蓝根冲剂 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咽炎。黄连素 治疗红眼病、菌痢、急性胃肠炎等疾病。2%碘酊 当皮肤有小擦伤时及时涂擦,防止发炎。风油精 醒脑、防治晕车、头痛及蚊叮虫咬。云南白药 用于跌打诸伤及内外出血与血瘀肿痛。创可贴
当手指出现割伤、刺伤,只有少许出血时,可保护好创口。
旅游途中多喝酸奶可防腹泻
外出旅游,一路上因为饮食不当、长途劳累等原因,很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有些胃肠道不适真不是吃片腹泻药就能解决的,一定要辨清情况,区别对待。
体质差的小心消化道疾病
外出旅行最常见的首先是急性胃肠炎,一是因为长途旅行劳累,使人免疫力下降;二是外出就餐易进食被污染的食物,从而将其带入消化道,导致肠道微生物感染而引起恶心,呕吐,腹泻。
除了急性胃肠炎,旅途中还得当心急性胆囊炎、胰腺炎。因为外出旅行免不了朋友一起聚餐、饮酒,这些因素容易导致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的出现,往往表现为右上腹、左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
平时体质较差的人,如老人、小孩,尤其是平素有胃肠基础疾病的人,如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等疾病的病人外出长途旅行时更容易诱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和再发,这类人群需格外注意。
过去没用过的药尽量不用
一旦出现胃肠不适,只有轻微的恶心、呕吐或腹泻时可适量应用自备药物。如服药后不见好转或有发热、头晕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因为有些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胆囊炎、胰腺炎、严重腹泻等危险性很大,如不及时就诊后果很严重。
在用药方面一定要注意药物说明书的禁忌症,如对有些药过敏那就绝对不能用,对于那些易引起过敏,或是过去没用过的药,尽量不用。症状轻时尽量用改善饮食来调整,不必首选抗生素。
预防腹泻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旅途中多喝一些乳酸类饮料,比如酸奶,每天坚持饮用1到2袋,如果不是发生食物不洁等特殊情况,基本上不太可能腹泻了。
乘飞机警惕经济舱症候群
如果在“五一”期间,你选择坐飞机长途出行,你就要小心一种你并不熟悉的病症——经济舱症候群。经济舱症候群是一种静脉炎,是因为长时间坐在狭窄拥挤的空间造成的,如一些飞机的经济舱座位,无法移动双脚而造成小腿血栓,一旦双脚再度移动,血栓可能转移到心脏或肺部,造成猝死。
国外已有多起“经济舱症候群”猝死病例。因此,如果您的飞行超过六个小时,每隔四五十分钟应起来活动一下,做深呼吸和简单的伸展操等动作都可以。“经济舱症候群”的高危险人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这些人外出旅游应该特别当心。
(责任编辑:药品网ypw***)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