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14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病从口入是我们每个人在日常饮食生活中必须要有的防护意识。
幽门螺杆菌(Hp)本质上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经粪-口、口-口、胃-口传播。它经口到达胃粘膜后定居,经数周或数月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数年或数十年后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胃癌等。根据2017年《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我国人群患幽门螺杆菌率高达40%~60%,也就是说现在全国有将近8亿人口存在幽门螺杆菌。
只有解决好口腔Hp问题,才能真正解决胃内Hp
Hp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我们胃内的强酸性环境中生存,多数人都以为它只会生存于胃部环境,其实,口腔是除胃以外幽门螺杆菌(Hp)的另一个储存场所,螺杆菌权威期刊《HELICOBACTER》曾发表文章,将患者胃内和口腔内的Hp、同家属口腔内的Hp的DNA序列基因片段进行比较后,发现口腔Hp和胃内Hp的DNA基因型有近100%是同源性;Hp大量的增殖严重扰乱了口腔的菌群平衡,给了很多口腔致病菌“机会”,破坏口腔微生态环境,引起口臭、牙菌斑、牙周炎等口腔问题。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检验诊断学的宋群生等人的研究发现Hp在胃黏膜和牙菌斑中都会生长,该研究也证实,口腔是Hp进入胃内的通道之一,口腔在胃Hp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Hp在口腔内寄生后,特定条件下有可能引发口腔问题,如牙周炎等,与此同时还会对胃黏膜产生影响,导致Hp治疗失败,患者胃肠病复发,治疗效果不佳。口腔Hp直接与Hp相关性胃肠病密切相关,是引起复发的重要因素。鉴于此,如果患者胃肠黏膜中有Hp寄生,并引发临床症状,除进行胃肠道相关检查之外,还需要关注口腔内Hp。洁治口腔Hp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胃肠病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有学者对391例消化不良患者进行研究,其中233例Hp阳性。将其分为四组,给予三联治疗,共10天。53例口腔Hp检查结果为阴性,180例检测阳性。将阳性者再分为3组,分别采取不同方法,其中53 例与阴性组方法相同,被纳入三联疗法组;65例增加口腔清洗剂方法;其余者在上述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牙周治疗和口腔清洗剂治疗;口腔清洗剂为0.02%磺甲硝咪唑和0.12%洗必泰口腔清洗,共10天。牙周治疗包括超声波去除牙菌斑及牙石,4周后随访其胃内Hp清除率。Hp阳性者中三组分别为78.4%、90.0%、94.7%。由此可见,在原有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口腔Hp洁治和牙周治疗可以有效提高Hp清除率,获得更好效果。
《实用医学杂志》曾发表文章《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和复发的影响》,研究结论与上述学者相似,选取胃Hp、口腔Hp均为阳性的患者60例,及胃Hp阳性、口腔Hp阴性的患者60例,分别予以四联疗法抗Hp治疗。1个月后对比Hp清除率,结果显示口腔Hp能降低胃Hp清除率;6个月后对比Hp复发率,结果显示口腔Hp显著提高胃Hp复发率。
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只重视胃Hp的治疗而忽略了口腔Hp。而口腔Hp与消化系统病关系密切,是胃Hp复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胃Hp治疗的同时,我们应重视口腔Hp的防治,以减少胃Hp的复发。
由此可见,对于胃Hp患者,口腔Hp的清除是减少复发的重要手段。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饭前便后必须洗手、每日早晚刷牙、每餐后使用杀灭幽门螺杆菌漱口液全方位清洁口腔死角、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充填龋齿、修复缺失牙齿。老话说:“病从口入”是有一定道理的。
综上所述,如果只针对解决胃内Hp,不解决口腔Hp,而Hp又是一种具有高度变异性的细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让其本身就成为诱导Hp耐药的原因。因此可以想象,继续局限在老框架内(四联疗法)诊治Hp是很难有所突破的,超越抗生素框架,同步治疗口腔Hp的道路值得一试,只有解决好口腔Hp问题,才能真正解决胃内Hp。
四联疗法搭配口腔清洁新科技,从口腔健康根源解决问题
研究口腔Hp与胃Hp的相关性并开发清除口腔Hp的口腔清洁护理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在大量调研国内研究机构和第三方产品检测机构平台后发现,目前国内仅有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做过一款爱也环保怀地黄口腔抗菌液的杀灭口腔Hp的检测,其检测数据显示:Hp(幽门螺杆菌)杀灭率可达99.99%;其对幽门螺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口腔病原微生物有杀灭作用,不破坏口腔内其他有益菌群,平衡口腔生态,从根源解决口腔健康问题。
此发现不但可以增强临床上胃部、口腔Hp清除率和还能减少Hp复发率,将Hp从根源处解决,消除于萌芽。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