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旅行目的地需要关注的疾病

时间:2022-03-26  来源:中国医药报  作者: 我要纠错


有些特殊的旅行目的地会带来一些特殊的问题,比如去高海拔地区旅行的高山病和跨时区旅行的时差反应。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问题,如何预防,如何处理,如何将情况控制在可控范围?本版文章将助您全面了解。

高 山 病

高海拔环境将旅行者暴露在严寒、低湿度、紫外线增多和低气压之下,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问题的发生。不过,最大的问题还是缺氧。例如,在3000米的高度,人体血氧分压(PO)仅能达到海平面的69%。缺氧应激的量级取决于海拔、攀爬速度以及暴露时间。在高海拔过夜是大多数低氧血症发生的原因;白天到达高海拔,然后再返回低海拔地区,对身体的压力要小得多。典型的高海拔目的地包括库斯科(3300米)、拉巴斯(3640米)、拉萨(3650米)、珠穆朗玛峰营地(5400米)和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

人体对于中度缺氧状况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但调节需要时间。快速适应高海拔需要3~5天。因此,在继续登上更高的海拔之前,在2500~2750米适应几天最为理想。适应过程能够预防高山病、改善睡眠并增强舒适感和健康状况。不过,运动能力始终会比低海拔差一些。在快速适应过程中,增加通气量是最重要的因素;同时,必须避免使用呼吸抑制剂。增加红细胞的生成量在快速适应过程中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适应小窍门

★ 如有可能,应当逐步提升高度。避免在1天内直接从低海拔攀升到2750米的“睡眠海拔”。一旦超过2750米,每天“睡眠海拔”的增加幅度不得超过500米,并且每1000米安排一天的适应时间。

★ 如果无法避免高度的迅速攀升,可考虑使用乙酰唑胺来加速适应过程。

★ 进入高海拔地区前48小时内避免饮酒。

★ 在前48小时内,仅参加轻微的运动。

★ 在出发前的30天内,在海拔超过2750米的高度住上两夜或更长时间是有帮助的。

风险因素

当旅行者来到2500米或更高的海拔时,适应不当可能会导致高山病,有时在低海拔也会发生这种问题。对高山病的易感性和耐受性属于遗传特质,目前尚无简易的筛选试验能够预测这种风险。训练或健身对风险无甚影响。

儿童的易感程度与成年人相同;超过50岁的成人风险稍低。旅行者此前对高海拔的反应是对未来旅程最可靠的指导,但并非永远正确。然而,在基线易感性固定的情况下,高山病发生风险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攀升速度和劳累程度的影响。想要定一个能够避免发生高山病的行程非常困难,因为各人的易感性以及起点和地形各不相同。旅行者的目标也并非避免高山病的全部症状,而是希望把病情控制在轻微的范围之内。

临床表现

高山病可以划分为3种综合征:急性高山病(AMS)、高原脑水肿(HACE)和高原肺水肿(HAPE)。

急性高山病

急性高山病是最常见的高山病,例如,在科罗拉多州“睡眠高度”超过2500米的游客中,受此影响的比例达到25%。症状与宿醉差不多:主要是头痛,有时伴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偶尔出现呕吐。头痛通常在抵达高海拔2~12小时内发作,通常出现在第一夜或之后。语前期儿童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兴奋和脸色苍白。急性高山病通常在适应24~72小时后消失。

高原脑水肿

高原脑水肿是严重恶化的急性高山病且较为罕见,常与高原肺水肿有关联。除急性高山病症状之外,嗜睡变得极为明显,在直线行走测验中还出现意识错乱和共济失调等现象。患高原脑水肿的人员必须立即降低海拔高度;如果未能降低高度,在发生共济失调的24小时内就可能死亡。

高原肺水肿

高原肺水肿可能单发,也可能与急性高山病和高原脑水肿伴发;科罗拉多州的发生率达到万分之一,而在超过4270米的高度,发生率达到百分之一。初始症状是用力时呼吸困难加重,最后发展到静息状态也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同时伴乏力和咳嗽。吸氧或降低海拔是两种自救措施。高原肺水肿威胁生命的速度超过高原脑水肿。

与既有疾病的关系

在参与高海拔旅行之前,如果患有某种疾病,比如心衰、心肌缺血(心绞痛)、镰状细胞病或者任何形式的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应当咨询熟悉高原医学问题的医师。对于此前身体健康的旅行者而言,在高海拔处新患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并无升高。糖尿病患者可以安全前往高原,但必须做适应锻炼且密切监测血压。高山病可能会触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且使用乙酰唑胺治疗的难度更大。在高海拔地区,并不能保证所有血糖仪的读数都能正确无误。

大多数人在高海拔地区并不会出现视力问题。不过在极高的海拔位置,有些曾经接受过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人员可能会患急性远视且无法照料自身。LASIK 和其他新出现的手术仅能在高原地区导致极轻微的视力障碍。

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去高海拔地区短暂旅行,目前尚无法提供胎儿受伤害的研究或病例报告。不过,有孕在身的女性应尽量避免在超过3658米高度地区留宿。

诊断和治疗

急性高山病和高原脑水肿

急性高山病和高原脑水肿的鉴别诊断包括脱水、疲劳、低血糖症、低体温症或低钠血症。患有急性高山病的患者降低海拔≥300米,症状将迅速减轻。此外,每分钟补氧2升能够迅速缓解头痛并且数小时内解决问题,但是很难有这种条件。患有急性高山病的人员停留在当前的海拔高度同样也能保证安全,并可使用非阿片类镇痛剂和止呕剂控制症状,比如昂丹司琼。另外,患者也可以使用乙酰唑胺,该药物能够帮助加速适应环境并可有效地治疗急性高山病。但相对于治疗而言,预防才是更好的选择。在快速缓解中度到重度症状的过程中,地塞米松的效果比乙酰唑胺更佳。如果旅行者留在相同的高度时症状加重,则必须降低患者的高度。

高原脑水肿是急性高山病进一步加重的疾病,其特征包括神经症状,特别是共济失调、精神错乱或精神状态改变。患有高原肺水肿的同时也可能出现高原脑水肿。在人口密集区就诊,可以补氧和使用地塞米松。在边远地区,被怀疑患高原脑水肿的任何人员都必须降低身处的高度。如果无法降低高度,补氧或便携式高压氧舱可能会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

高原肺水肿

鉴别诊断包括肺炎、支气管痉挛、心肌梗死或肺栓塞。在这种情况下,降低海拔高度是紧急及必需的,同时应当尽量减少患者的活动量。如果无法马上降低高度,补氧或便携式高压氧舱就显得非常关键。由于野外的资源有限,容许出错的空间很小,可以使用硝苯地平作为治疗的辅助手段。如果无法提供硝苯地平,则可以使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但不建议同时使用多种肺动脉扩张剂。

药物

乙酰唑胺

在攀升之前使用乙酰唑胺能够预防急性高山病,而且在出现症状后能够加快恢复进程。该药物通过血液酸化发挥功效,改善呼吸功能,增加动脉氧,从而对适应起到辅助作用。有效剂量是每12 小时125mg,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常见的不良反应(尿量增加以及手指和足趾感觉异常),应在攀升当天服用且在前往目标海拔的前两天连续服用,如果需要继续攀升,则可以延长用药时间。乙酰唑胺的过敏反应并不常见。作为一种非抗菌磺胺类药物,它与抗菌磺胺类药物不存在交叉反应。不过,有磺胺类药物过敏性反应史的患者应当避免使用。具有严重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偶见乙酰唑胺过敏反应。儿童剂量为每日5mg/kg,最多125mg,分次给药,每天2次。

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山病和高原脑水肿,甚至包括高原肺水肿。与乙酰唑胺不同,如果在适应某个海拔之前中断使用地塞米松,则症状可能复发。乙酰唑胺是预防急性高山病的首选药物,而地塞米松主要用于治疗。成人剂量是每6小时4mg。为了预防急性高山病,当前的趋势是在山峰的“登顶日”使用地塞米松,比如登乞力马扎罗山和阿空加瓜山。

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能够预防高原肺水肿并减轻其症状。就预防而言,这种药物通常可用于极易发生该疾病的人群。成人的预防或治疗剂量为每12 小时一片30mg 缓释片,或者每8 小时20mg。

其他药物

磷酸二酯酶-5 抑制剂可以有选择地降低肺动脉压,而对全身血压的影响较小。他达拉非(10mg,每天2次)能够预防登山过程中的高原肺水肿。当前正在对这种治疗方法开展研究。某些试验显示在攀升之前使用银杏萃取物(100mg~120mg,每天2 次)能够减少成人急性高山病,但对有些人却没有效果,其原因可能在于成分的变化。当前发现布洛芬(600mg,每8小时1次)也可以预防急性高山病,但其效果不及乙酰唑胺。不过,这种药物属于非处方药,价格低廉,耐受性良好。

严重高山病的预防措施

旅行者了解高山病的主要目的不是消除发病的可能性,而是避免高山病导致的死亡或者得了高山病后及时撤离。由于症状的出现以及病程的演变较为缓慢且完全可以预测,任何因高山病而身亡的现象都是可以完全避免的,但受困于天气或者所处的地理位置使降低海拔无法实现的情况除外。遵循以下3条规则可以避免高山病导致的死亡或严重后果:

★ 了解高山病的早期症状并且在出现症状时及时确认。

★ 如果出现了高山病的症状,无论症状多么轻微,切勿攀升到高海拔位置并在此过夜。

★ 在同样的海拔高度休息时,如果症状加重,应当降低海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旅行中的时差反应
  • 下一篇:褪黑素——人体内的天然『安眠药』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德州百佳妇婴医院 守护女性与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德州百佳妇婴医院 守护女性与宝宝的健康保驾
    康立明生物长安心®巴西获证,南美破冰!全球准入国家和地区增至42个
    康立明生物长安心®巴西获证,南美破冰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展7.28世界肝炎日开展肝病公益会诊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量、收费标准一网打尽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肠丸,谨防肚痛腹泻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邀出席“一带一路”沿线交流会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
    品牌就是力量|一正消炎镇痛膏强势登陆央视核心频道
    品牌就是力量|一正消炎镇痛膏强势登陆央视核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虚拟手机号码 名牌手錶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