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0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拇外翻作为一种常见又特殊的足部畸形疾病,其发生和发展似乎都有着“悄无声息”的特点。很多人记不起什么时候有的拇外翻,也有很多人和它“相安无事”地共处了很多年。然而,就在这“悄悄”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患者最终无一例外,都要承受它带来的前足“疼痛和畸形”的痛。
根据医学家们长期对拇外翻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发现,在拇外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一个关键的“幕后推手”在不断操纵和推进着病情的发展与演变,它便是足部几大核心肌肉肌腱的牵拉变化。
拇外翻直接相关的3组共6条肌腱:
·拇收肌;拇展肌
·拇短屈肌;拇短伸肌
·拇长屈肌;拇长伸肌
在解剖学上,骨骼构建成人体的框架,而肌肉、肌腱是构成动力系统,起到活动中的收缩和舒张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足部的这几组肌肉肌腱之间是互相牵制对抗,从而共同维持着关节的平衡与稳定。然而,任何一组的牵拉变化都将会引发力的变化,最终牵拉骨骼导致畸形。
1、拇外翻病情进展推手大揭秘!
在正常状态下,拇展肌腱正常时位于第1跖趾关节内侧,和拇收肌腱保持平衡(如下左图),是一阻止拇趾外翻的力量,但在畸形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拇趾的内旋,其位置发生改变被引向跖面,失去了原有的作用,那对抗拇收肌的力量就消失了。
此外,拇长伸肌与拇长屈肌会渐渐成为一组作用于关节外侧的力量。跖腱膜(绞链机制)也向外侧移位,拇短屈肌腱也向外侧移位。这些收缩的力量造成第1跖骨头下的脊部不能保持籽骨的正确轨迹。肌肉的力量穿过跖趾关节成为了使拇趾外翻畸形的力量(如下右图)。
而拇趾的所有肌腱均止于趾骨,第1跖骨头并无肌腱附着,这就如同一个重的棒槌置于一个吊篮中,一旦吊篮倾斜,棒槌的重量只会加重这种倾斜。
在拇外翻过程中,具有维持关节平衡的肌肉肌腱一旦发生改变,对拇外翻后续病情进展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2、拇外翻形成原因大溯源!
寻根溯源,我们从引发拇外翻最为常见的两大内外原因中,也能看到肌肉肌腱的问题变化在对拇外翻病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遗传是拇外翻发生最主要的内在病因。而遗传因素中,肌健移位是拇趾外翻发生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有拇外翻家族史者其拇长伸、屈肌健较无家族史者外移。拇长伸、屈肌键外移,向外侧牵拉第一趾骨,使第一跖趾关节外侧关节囊及韧带、拇内收肌及肌腔、拇短屈肌健外侧头等软组织发生适应性挛缩。这些组织的适应性挛缩又加重拇长伸肌健向外侧移位,形成弓弦样牵拉机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继而拓楔关节、趾间关节匹配发生改变,关节面倾斜,导致永久拇趾外翻形成。
鞋对足部的挤压是另一重要外部原因。拇外翻一般发生于穿鞋人群,尤其是穿高跟、尖头等时髦皮鞋是产生拇外翻的主要外部原因。穿高跟鞋时,足部着地点重心前移,为保持跖趾关节及跖跗关节的稳定性,足内在肌则加强收缩,鞋前部的压迫作用限制了拇展肌的作用,而拇收肌及拇短屈肌外侧头联合腱的收缩力量增大,牵拉拇指产生外翻畸形。足内在肌长期的紧张,产生劳损易发生踇外翻。
总之,明确肌肉肌腱的牵拉变化对于后续阻断病情进展具有重大意义。要想阻止拇外翻继续畸形进展、避免病情严重化,必须解决已经发生问题变化的相关肌肉肌腱组织,恢复肌肉肌腱群之间的正常平衡关系;此外,也只有解决了这种问题牵拉变化,才能确保拇外翻术后的持久性、杜绝术后复发等问题。
内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养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皮肤偏方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肿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儿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妇科偏方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