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形成与发展的致命点——肌肉肌腱的牵拉变化

时间:2022-08-10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拇外翻作为一种常见又特殊的足部畸形疾病,其发生和发展似乎都有着“悄无声息”的特点。很多人记不起什么时候有的拇外翻,也有很多人和它“相安无事”地共处了很多年。然而,就在这“悄悄”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患者最终无一例外,都要承受它带来的前足“疼痛和畸形”的痛。

 

根据医学家们长期对拇外翻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发现,在拇外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一个关键的“幕后推手”在不断操纵和推进着病情的发展与演变,它便是足部几大核心肌肉肌腱的牵拉变化。

 

拇外翻直接相关的3组共6条肌腱:

·拇收肌;拇展肌

·拇短屈肌;拇短伸肌

·拇长屈肌;拇长伸肌

 

在解剖学上,骨骼构建成人体的框架,而肌肉、肌腱是构成动力系统,起到活动中的收缩和舒张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足部的这几组肌肉肌腱之间是互相牵制对抗,从而共同维持着关节的平衡与稳定。然而,任何一组的牵拉变化都将会引发力的变化,最终牵拉骨骼导致畸形。

 

1、拇外翻病情进展推手大揭秘!

在正常状态下,拇展肌腱正常时位于第1跖趾关节内侧,和拇收肌腱保持平衡(如下左图),是一阻止拇趾外翻的力量,但在畸形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拇趾的内旋,其位置发生改变被引向跖面,失去了原有的作用,那对抗拇收肌的力量就消失了。

 

此外,拇长伸肌与拇长屈肌会渐渐成为一组作用于关节外侧的力量。跖腱膜(绞链机制)也向外侧移位,拇短屈肌腱也向外侧移位。这些收缩的力量造成第1跖骨头下的脊部不能保持籽骨的正确轨迹。肌肉的力量穿过跖趾关节成为了使拇趾外翻畸形的力量(如下右图)。

 

而拇趾的所有肌腱均止于趾骨,第1跖骨头并无肌腱附着,这就如同一个重的棒槌置于一个吊篮中,一旦吊篮倾斜,棒槌的重量只会加重这种倾斜。

 

在拇外翻过程中,具有维持关节平衡的肌肉肌腱一旦发生改变,对拇外翻后续病情进展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2、拇外翻形成原因大溯源!

寻根溯源,我们从引发拇外翻最为常见的两大内外原因中,也能看到肌肉肌腱的问题变化在对拇外翻病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遗传是拇外翻发生最主要的内在病因。而遗传因素中,肌健移位是拇趾外翻发生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有拇外翻家族史者其拇长伸、屈肌健较无家族史者外移。拇长伸、屈肌键外移,向外侧牵拉第一趾骨,使第一跖趾关节外侧关节囊及韧带、拇内收肌及肌腔、拇短屈肌健外侧头等软组织发生适应性挛缩。这些组织的适应性挛缩又加重拇长伸肌健向外侧移位,形成弓弦样牵拉机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继而拓楔关节、趾间关节匹配发生改变,关节面倾斜,导致永久拇趾外翻形成。

鞋对足部的挤压是另一重要外部原因。拇外翻一般发生于穿鞋人群,尤其是穿高跟、尖头等时髦皮鞋是产生拇外翻的主要外部原因。穿高跟鞋时,足部着地点重心前移,为保持跖趾关节及跖跗关节的稳定性,足内在肌则加强收缩,鞋前部的压迫作用限制了拇展肌的作用,而拇收肌及拇短屈肌外侧头联合腱的收缩力量增大,牵拉拇指产生外翻畸形。足内在肌长期的紧张,产生劳损易发生踇外翻。

总之,明确肌肉肌腱的牵拉变化对于后续阻断病情进展具有重大意义。要想阻止拇外翻继续畸形进展、避免病情严重化,必须解决已经发生问题变化的相关肌肉肌腱组织,恢复肌肉肌腱群之间的正常平衡关系;此外,也只有解决了这种问题牵拉变化,才能确保拇外翻术后的持久性、杜绝术后复发等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拇外翻矫正的核心:恢复正常肌肉肌腱的牵拉力、阻断畸形进展
  • 下一篇:上海光续公司《控制餐后血糖的功能性水稻新品种引进示范及产业化》项目通过验收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展7.28世界肝炎日开展肝病公益会诊
    消除肝炎 积极行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开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量、收费标准一网打尽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坑不坑?医疗水平、服务质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保护足部健康,为宝宝准备一双护足学步鞋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肠丸,谨防肚痛腹泻
    小雪时节应该如何养护肠胃健康?家中常备整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邀出席“一带一路”沿线交流会
    周文程荣获"2023年中泰中医文化交流使者"应
    品牌就是力量|一正消炎镇痛膏强势登陆央视核心频道
    品牌就是力量|一正消炎镇痛膏强势登陆央视核
    洋参雪哈口服液作用都有哪些:肺肾双补,传世金方,补虚症,不上火!
    洋参雪哈口服液作用都有哪些:肺肾双补,传
    全球首支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价格不到国外产品的1/5
    全球首支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价格不到国外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