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报双黄连注射液有严重不良反应。
【核心提示】
5月19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和双黄连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提出了谨慎使用的通报。
之前的5月8日,我国卫生部制定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中仍然明确指出“双黄连口服制剂”可用于中医辨证治疗人感染猪流感病症。为什么卫生部先通报双黄连注射剂有严重不良反应,后又将其口服制剂纳入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呢?记者走访相关专家进行答疑解惑。专家提醒人们中药应以口服为好;被通报药品并非“毒药”,关键要向滥用抗生素说“不”。
【背景】
中药双黄连到底有没有问题?
5月19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最新一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医疗机构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和双黄连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记者注意到,在卫生部5月8日颁发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中,提到双黄连口服制剂对治疗甲型H1N1流感具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在《诊疗方案》中给出的中药药方中的金银花,连翘,黄岑,都是双黄连口服制剂的主要原料。
据悉,双黄连注射剂也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制备的中药制剂,双黄连注射剂包括注射液和注射用无菌粉末。
为什么国家一面通报双黄连注射制剂有严重不良反应,一面将其口服制剂纳入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访了省会多个基层社区诊所和卫生部有关专家。
【走访】
注射剂对老人、孩子产生副作用概率较高
国家针对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和双黄连注射剂下达《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后,记者于近日随意走访了几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私人诊所。
长安区建华大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黄大夫告诉记者,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多用于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治疗,双黄连注射剂属于清热解毒类药品。“这两种药品在平时使用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比较谨慎。即便病人拿着医院的处方,我们也必须密切观察输液时的反应。特别是双黄连注射剂,这种中成药注射剂产生副作用的概率要比较大一些。我们使用双黄连注射剂的时候,都是有医生在病人身边密切观察,而且必须是低速点滴。”
石门小区石门门诊部吴主任告诉记者,他已经在媒体上了解到了国家对这两种注射剂发布了谨慎使用的信息。“我已经将这信息传达给了我们门诊医生,目前这两种药,我们暂时就不用了。”吴主任说,从病人的身体健康方面考虑,既然国家对这两种药发出了通报,就应该严格遵守,“虽说是让谨慎使用,但同类的药品种类很多,可选择的余地很大,为什么非要给病人开被通报的药呢?”
吴主任告诉记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现象,是有个体差异的,双黄连注射剂其副作用在临床表现上为患者的手部和面部出现发痒的症状。老人、孩子和体质较差的患者,产生副作用概率比较高。“用这两种药时,我们都要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吴主任说。
在裕华区长荣小区卫生服务站,一位大夫告诉记者,双黄连注射剂在这次《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之前,就已经撤掉了,其原因就是双黄连注射剂属于中药制剂,容易产生副作用。
一位从医多年的老大夫也透露说,现在有的输液器都加了过滤器,如果输的是中药制剂,过滤器就会“很脏”。“这样的药品注射进静脉里,太容易引起输液反应了,非常危险。”
【提醒】
中药还是口服为好
国家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全国普及计划专家组专家胡皓夫大夫告诉记者,目前,所有的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都不能算过关,从医疗的角度考虑,一般不主张使用。作为国家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委员,胡大夫每年都会遇到一些由于使用中药注射剂产生的医疗纠纷,其中有个别导致死亡的案例。
“为此,我们邀请了著名的药学专家进行了座谈,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就是:目前国内的中药注射剂,有四种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一是中药制剂的成分不像青霉素等西药那样单一。比如,柴胡就包含了几十种物质,它的分子比较大,大分子属于不溶性颗粒,静脉注射会导致肉芽肿。小孩子血管非常细,非常容易造成血管堵塞。若是日积月累,成人血管也会容易形成栓塞,从而导致脑血栓等疾病。二是中药中的致热源不好提炼出来,容易导致病人发热。另外,中药静脉注射容易导致病人出现哮喘、抽搐等过敏反应。还有就是,中药制剂的颜色一般为黄色、紫色、黑色,色素本身就是对人体有害的,这是目前的萃取手段所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建议,中药还是以口服为好,不宜进行静脉注射。”
被通报药品并非“毒药”,关键要合理应用
据记者了解,被通报了不良反应的药品并不表明是不合格的药品,也不应与“毒药”、“假药”、“劣药”、“不能使用”相提并论。《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内容属告知性质,旨在提醒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及广大公众注意药品存在的安全性隐患,尽量避免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具有治疗作用的同时,必然存在副作用。根据国家中心数据库中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病例报告分析显示,这种药品存在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且部分不合理用药问题已成为引起严重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
年近80岁的胡皓夫大夫,有着55年的从医经验,对抗生素应用有着十分谨慎的态度,被患者亲切地称为“不打针爷爷”。今年1月8日,被卫生部特聘为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全国普及计划专家。他告诉记者,抗生素类药品关键是在合理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每年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品导致约8万人死亡,每年儿童不合理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抗生素类)引起耳聋的有3万多人。“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不客气地说,门诊滥用抗生素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国际上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越来越重视,许多国家都把抗生素列入必须凭医师处方才能销售的药品。有人说在美国买抗生素比买一把手枪还难。这一方面说明政府对抗生素使用的严格管理,另一方面说明病人对抗生素的使用也抱着非常慎重的态度。但到目前为止,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由于种种原因,抗生素的使用极为自由,医生可以随便的开出抗生素的使用处方,大多数人都可以不凭处方随意地购买抗生素。这种真空管理的状态和公众无意识无责任的状态已使我国陷入极为严峻的现实。”
【对话专家】
向滥用抗生素说“不”
——对话卫生部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全国普及计划专家组专家胡皓夫
记者:目前严重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都有哪些体现呢?
胡皓夫:不合理用药的集中体现在用药错误和配伍不当两个方面。例如儿童用药问题。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说明书中明确提示18岁以下患者禁用,但是在国家中心数据库中不乏18岁以下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且引起严重不良事件的病例报告。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说明书提示,左氧氟沙星应避免与茶碱同时使用,如确需同时应用,应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以调整其剂量。而国家中心数据库中存在多例与氨茶碱合用的病例报告,并未监测血药浓度调整剂量。并且,多种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
记者:抗生素的滥用都有哪些不良后果?
胡皓夫:首先,产生大量的耐药菌,抗生素的效果变差或完全无效,延误治疗,致人死亡;其次,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和产生医源性疾病。什么叫“医源性疾病”?就是由于医生治疗不当产生的新的疾病。因为抗生素的滥用而产生的病菌耐药性,使许多一度可以治愈的疾病开始变得难以治愈,如果这种局面继续下去,许多疾病将无法治疗,最终人类将无药可用。
记者:您认为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
胡皓夫:要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必须实现的三个条件是:一、政府干预,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严惩处方利益化倾向;二、医院制度化,使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行为及时得到遏制;三、加强医疗药品行业的道德规范。
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提高医疗水平,降低医疗费用,使病人获得更优质服务的必要条件。它不仅是一个名词和口号,更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他要求医生必须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学会临床思维,将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相结合,一切以病人为本,给患者开最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药品。抵制抗生素滥用任重而道远,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宣传,提高认识,从我做起。为了人们自身的健康,为了子孙后代的健康,我们必须共同行动起来,对抗生素的滥用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