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几大误区 不可频繁换药
目前,治疗抑郁症最好的办法就是药物治疗,但是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相当一部分抑郁症患者虽然就医很及时,但因为不了解、不接纳药物副作用等原因自行停药,柏林寺,从而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专家指出,抗抑郁药物的起效比副反应“跑”得慢,一般在持续服药14~20天以后才会出现疗效,但是恶心、厌食等药物副反应却从一开始吃药时就已显现。通常,抑郁症用药存在以下九大误区,都是值得医生和患者警醒的。
一、不敢用药
抗抑郁药物说明书上通常都印有数百字的各种各样不良反应,新型抗抑郁药物更是如此,比如抗抑郁症药物氟西汀的用药说明书,其中用途、剂量与用法两栏约570余字,随后列出的禁忌症就有360余字,警告栏有170余字,注意事项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这两栏各有600字左右,而副反应一栏的字数最多,达800余字。不少患者一看到这些就误认为药的副反应广泛,从而不敢放心服药。
其实,是药三分毒,严格来讲,无副反应的药是不存在的,所以服药是有风险的。实际上,说明书详细的内容表明厂家负责任的科学态度,而且新型抗抑郁药物远比经典抗抑郁药物副作用少得多。对于患者来说,看说明书应首先看适应症(用途),只要对症,而且用药的受益与风险比大于1,就可以服用。
二、频繁换药
一些患者不清楚抗抑郁药物起效较慢,服用几天不见效果就自行停药,不停地换医院、换医生、换药物,但是一落实到吃药上,又回到了治疗的起点。其实,,抗抑郁药物的起效较慢,一般在持续服药14~20天以后才会出现疗效,频繁换药等于自行放弃治疗,后果是小病拖成大病,新病号拖成了老病号,不仅延长和加重了病痛,而且造成巨大的浪费。至于是否需要更换药物,应该由医生依据患者病情来评估,判断药物有没有发生效果、药效有多大、何时需要减量、何时可以停药,病人必须遵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
三、暗示作用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自称是吃遍了所有抗抑郁药都不见效的人,其实是“尝”遍许多药,这类病人心理暗示较强,往往是刚出现副反应,就联想到药物中毒,把药物副作用当成毒作用,害怕服药以后不但治不好老病,反而增添新病,或者本来副作用不是很明显,但是一看说明书上的各种各样副作用就被吓坏了,私下与说明书上写着的副作用对号入座,因而不敢用药,自行停药。
四、见好停药
不少病人一旦病情改善,就认为疾病已经治愈,因而停药,以致病情反复。抑郁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精神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由于复发率非常高,只有维持足够治疗时间才能防止其复发。有对抑郁症患者追踪10年的研究发现:有75%~80%的患者多次复发。同时研究发现重性抑郁症第一次抑郁发作后复发的概率(5年复发率)为50%,第二次为75%,第三次发作后复发的概率将近100%,所以,抑郁症患者在症状完全消失后继续服药治疗是必要的。
维持治疗的时间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一般认为,第一次发作的患者,药物的维持时间为6个月~1年;若为第二次发作,主张维持治疗3~5年,;若为第三次或三次以上发作,应长期维持治疗直至终身服药。有研究还特别指出,老年抑郁症患者更有必要进行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