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发生与使用降糖药的时间、数量、进餐的时间、进餐量、运动量、呕吐、腹泻以及肝、肾、胰等脏器的功能有关。除此之外,由于大多数患者还同时服用多种非降糖药物,而许多非降糖药物对血糖均有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有必要了解相关常识,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同时服用抗凝血药
有血栓栓塞性疾病、风心病的患者如果在服用磺脲类药物的同时服用抗凝血药(如双香豆素),由于此药有抑制药物代谢酶的作用,可抑制磺脲类药物的代谢,从而加强磺脲类药物的降血糖作用,因此需要注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加强检测血糖。同时磺脲类药物可置换已与血浆结合的双香豆素,从而使双香豆素抗凝血作用增强,还要注意监测血液凝固时间。
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如保泰松)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 若同时与磺脲类降糖药服用,由于本品能抑制磺脲类药物的代谢并能置换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磺脲类药物,导致其血药浓度增加,引起急性低血糖。阿斯匹林可抑制前列腺素E1、E2的分泌,而前列腺素具有抑制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前列腺素被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必然增加,从而可引起低血糖反应。
同时服用降压药
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经常服用β-受体拮抗剂(如倍他乐克、氨酰心安、康可)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洛汀新、瑞泰、开搏通、雅施达、抑平舒、蒙诺)。β- 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肝脏产生葡萄糖,提高肌肉对外周葡萄糖的摄取并间接减少葡萄糖的异生作用,钝化肾上腺素的反向调节作用,这不仅导致低血糖的发生,还延长了病症的持续时间。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经常作为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一线用药,最新发现也可影响葡萄糖的代谢,其机制可能为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皮下胰岛素的吸收、降低肝内葡萄糖的产生,从而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同时服用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是临床常见的人工合成的抗生素,有些糖尿病患者可能在家经常自行服用,但需注意此类药物的结构与磺脲类药物相似,在一些敏感的个体可促进胰岛素的释放直接引起低血糖症状。当与磺脲类药物合用,能抑制磺脲类药物在肝脏的代谢,推迟排泄,延长半衰期,并能置换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本品,导致血药浓度增加。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临床中的使用更加普遍,近年来有关此类药物引起低血糖的报道增多,包括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克林沙星、加替沙星。青霉素在静滴时, 化学结构相似的青霉素β-内酰胺环与磺脲类的脲酰基竞争血浆蛋白,导致磺脲类血浆有利浓度增加,血糖急剧下降,应激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呈现低血糖交感兴奋状态。
同时服用可发生低血糖的其他药物
西米替丁等常用于治疗溃疡病,它能抑制口服降糖药在肝脏内的代谢、延长半衰期,并使口服降糖药排泄缓慢,从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含巯基的药物包括他巴唑、谷胱苷肽、卡托普利、青酶胺等在临床中的使用也非常普遍,此类药物由于含有巯基可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通过体内免疫系统的作用导致低血糖,特别是他巴唑更明显。
在临床中国内外报道可引起低血糖的其他药物还有抗疟药奎宁、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丙吡胺、平喘药沙丁醇胺等。 由此可见,可引起低血糖的药物还是非常多的。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时若频繁发生低血糖现象,需及时到医院咨询医生,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