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注意药的抗菌谱,尊重药理不要想当然。
抗菌谱,指一种抗生素所能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类、属、种范围。简单说就是不同的抗生素有不同的抗菌范围。譬如青霉素的抗菌谱,主要包括大多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和螺旋体。而链霉素的抗菌谱主要是部分革兰阴性杆菌。治疗细菌感染,选用的药物必须符合药物本身的杀菌范围,要看看这种药物有没有杀灭这种病菌的功力。
第二注意病菌敏感性,对菌下药不许胡乱来。
不同的致病菌对不同的药物敏感性或高或低或不敏感,相同菌种不同菌株对同一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也有差异。所谓对菌下药,就是什么菌用什么药。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今天敏感明天不敏感了,这就说明病菌有了抗药性,那就需要更换药物。医生在下药前,首先对感染源做药敏化验,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注意病灶的深浅,对症用药不能有偏差。
病原菌感染,病灶有深有浅,病情有轻有重,病程有长有短,因此所选的药物种类、用药剂量也都应该有所不同。这叫对症下药。重症深部感染,比如肺部感染、肾盂肾炎、心内膜炎等等,选择菌作用强,血浓度、组织浓度较高、膜穿透力较强的抗生素。
第四注意吸收和代谢,组织结构切莫搞错了。
抗菌药物在人体内存在着吸收、分布及排泄过程。不同的抗菌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率亦不相同,一般口服1~2小时、肌注0.5~1小时,药物吸收入血,血药浓度达高峰。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呈游离状态,分子小,能迅速分布至各组织和体液中,到达感染部位。但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分布特点。许多药不能治疗脑膜炎症,不是因为不能杀菌,而是缺少穿透血脑屏障的功力,而氯霉素、磺胺嘧啶、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异肼、5-氟胞嘧啶、甲硝唑这些家伙,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好,在脑脊液里可以达到有效浓度。老脸厚皮的前列腺,多数药都进不去,偏偏红霉素、磺胺甲基异口恶唑、甲氧苄氨嘧啶、四环素、氟喹诺酮类,它们有穿透前列腺的本事,一拥而入,在前列腺液和前列腺组织中达到有效浓度。骨骼像城墙一样,只有氯洁霉素、洁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氟喹诺酮类中的某些品种,有穿墙功力,能在骨骼组织中达到有效浓度。大多数抗菌药不怕腥臊,喜欢通过肾脏走水路,随尿液离开人体。因此,尿药浓度能超过血药浓度十至数百倍,比较适合下尿路感染使用。也有不怕苦的,红霉素、林可霉素、利福平、头孢唑酮、头孢三嗪,它们走肝胆系统排出体外,在胆汁中浓度极高,适合做胆系感染首选药。此外,还有不怕臭的(粪浓度较高),还有偷懒的(在体内代谢),用药时都需考虑到。
第五注意给药的方式,口服注射点滴要适当。
吃药、打针、挂吊瓶,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给药途径,首选是口服,静脉是给药的最后手段,在急救以及非静脉滴无法给药时才采用。现在的人真是奇了怪了,一有病就想打吊瓶,也不嫌麻烦。医院注射室,甚至连走廊都挂得像蜘蛛网一样。
口服:药物由胃肠道黏膜吸收进入血液,经血液分布全身。这样一个吸收运送的过程,符合人体生理规律。但口服药物起效慢,对危急病人,或昏迷、呕吐的病人不适宜。